李婷
不管是對肌肉曲線美的追求,還是對“油膩”背后疾病風險的重視,健身正在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從線上的各類健身課程視頻和應用,到線下商場小區必備的健身房、周邊器材、運動裝備等等,健身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解決的是人們在高速運轉的城市工作生活中,對運動的缺乏問題。
運動沒有門檻,但專業的健身運動門檻一直存在。除了場地、教練、器材組成的硬需求,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毅力等軟實力。但是隨著技術逐漸突破對人狀態的精準識別和記錄,智能算法對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健身運動正在突破傳統的邊界。
傳統的健身房正在遷移到戶外、辦公室甚至是家里;運動器材不再是工具,而是被裝上“智能大腦”的精密儀器,它比你自己更懂你;教練、學員可以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全球,雖然失去了臨場感,卻擴大了社交趣味性……
從計步器切入的動動不僅使用GPS的定位系統和跟蹤算法對人的運動進行精準定位,還隨著數據的收集和處理,衍生出了對人類健康管理類的產品;給健身硬件設備裝上“五官”的Move it , 通過移動端的應用告訴人們“舉手投足”間的運動程度、身體狀態和心率,從而達到較好的健身效果;《紙牌屋》中的出現的劃船機也被莫比運動帶到了中國,隨時上網和好友來一場實木水阻劃船PK。
市場給出的選擇多了,用戶的基數也會擴大,這是一件好事。對于自身的競爭優勢,還是要沿著怎樣才能把用戶價值做到極致的思路,讓用戶在時間和成本上得到極致體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