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佳欣
我有許多筆名。自命書影,書就像我的影子,哪里有書,我就如影隨形;師曰書蟲,老師說我是只“蛀蟲”,一口口把書吃進了我的肚子里;友笑書癡,朋友們都說我是個“呆子”,呆在書中,癡在書中,困在書中,怎么出也出不來了。叫得多了,我便學著許多文人墨客一樣,把這三個別稱當作了自己的筆名。
還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下午,音樂老師領著我們唱著美妙的歌。唱過兩遍,老師讓同學們休息三分鐘,我忙拿起同學借我的《海底兩萬里》,要知道這本書可是同學新買的,自己還沒看,我軟磨硬蹭了許久,并答應他一周內保證還才借來的。時間緊,任務重啊!我正“苦讀”,忽覺頭上有一個不明飛行物閃過,同學們哄堂大笑。我順著同學的目光,斜眼一瞧,只見音樂老師正站在講臺上,兩眼“冒火”。而我的后桌“不夠意氣”地撿起地上的一個小粉筆頭,屁顛顛地送到了老師的手里。而我的前桌更“可恨”,不忘加上一句:“老師,你重扔,沒打著。”還是我的同桌夠朋友,小聲對我說:“音樂老師已經喊你三遍了,我還用腿碰了碰你,你怎么就沒感覺呢”?他哪知道我的苦啊,老師喊,我是壓根沒聽見。他碰我,我當然也就沒在意了。可憐的我,再一次遭受了音樂老師的“炮火轟炸”,第N次被請進了班主任的辦公室。
而類似的事都是我讀書之路上的小CASE。我曾因邊走路邊讀這本書而撞墻,曾因邊吃飯邊讀書而吃過一個辣到心里的青椒,曾因看書入迷而誤了校車,被暴跳如雷的父親親自開車到校,“磚車”拉我回家。
開卷是為了有益,我從書中汲取到了新鮮的“血液”,使我增長了見識,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
書,像茶一樣,越品就越有滋味。我愿同學們和我一樣,盡情地徜徉書的海洋,品味書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