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肖 劉慶芳 劉桂賢
河北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現狀及對策
馬慧肖1劉慶芳2劉桂賢3
眾所周知,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最核心的工作內容和工作任務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進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是當前提高公共圖書館能力和水平的最佳途徑與方式,本文將就河北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現狀及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針對我國當前的發展現狀,要想進一步提高城鄉公共文化的服務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要努力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進一步保障好社會大眾的文化權利,引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將先進的文化真正滲透到社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以河北省為例,來分析當前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提出幾點改善策略。
資源結構
第一,站在整體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首先,資源體系在建構的過程當中出現了非常多的重復性建設的內容,這會直接造成社會公共文化領域資源投入的低效性,同時,必然會產生巨大的浪費,然后,當前的資源整體結構環境并不是非常合理,其很難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也難以形成資源和繼承的優勢互補,這種重復率高且結構不合理的數字文化資源必然會影響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與完善。
第二,站在非標準化的角度來分析,首先,數據結構的非標準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連接、交換以及對話,這對于數據之間的充分共享和溝通是非常不利的,越來越多的數據資源被完全禁錮到單一系統當中,更難全面釋放數據的價值。然后,數據結構的非標準化對于資源的有效管理是非常不利的,眾所周知,數字文化資源建設本身就是大數據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大數據的信息容量是非常之大的,其必然會給管理與維護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如果處理不當,其必然會造成管理工作中的混亂與低效。
服務效能
當前,河北省的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工程在進一步地持續和推進,其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無論是在數字化還是在網絡化體系等等方面都初具規模,服務成效也比較理想化,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素,使得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效能始終不能得以完全地施展,其局限性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服務意識淡薄,不能夠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尋求更多的設計需求和服務,此外,對于宣傳和推廣力度遠遠不夠,其必然會造成其中一部分數字文化服務在供需上面存在著著不對接的現象,這就導致公共數字文化資源不能股迅速吸引到公眾的注意力,降低使用率。
然后,服務方式不完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漏洞,公共數字文化資源的優勢主要集中在資源的豐富性和獲取的便捷性上面,在移動互聯網的大環境當中,很多的用戶會更鐘愛于一站式和一體化的服務平臺,每一種資源平臺相互獨立的現象,仍然沒有辦法幫助用戶跨越信息壁壘,難以獲得最有效的信息,其價值自然難以估量。
建設機制
現階段,河北省的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存在著幾種比較明顯的現象,其中主要有開放度不夠、活力不足或者體系不完善等等,集中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河北省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主體比較單一,社會力量能夠參與其中的機會并不是很多,很難建立起跨機構、跨部門的高效合作機制。
然后,建設規模的創新力度不足,不能夠使其與其他類別的文化服務體系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靈活多樣的合作模式。
最后,評估的機制并不是很完善,河北省政府部門、省內第三方機構以及用戶之間并沒有專門針對有效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立起有效的評價機制,這就使得河北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實用性和適應性都不是很理想。
優化資源結構
河北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想進一步得到提升與完善,必須要優化與整合資源結構,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首先,要立足于用戶的真實需求的角度,適時適當地外購數據資源,將更多的具有價值的數字文獻攬入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當中,政府必須要加大采購的力度,創新聯合采購的方式,充分發揮市場的積極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然后,河北省要積極致力于自建數據資源的工作,在明確系統方案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引進項目管理的思想,努力將風險管理、質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理念都引入到建設范疇之內,要學會立足于不同建設主體的優勢和特色,積極構建起特色資源庫和專題資源庫,要真正利用優勢互補,實現錯位發展。
全面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
首先,要全面強化服務意識,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充分激發出用戶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創新服務理念。
然后,積極創新服務模式,進一步建立并健全用戶需求追蹤反饋機制,及時準確地把握好用戶數字文化需求,建立起一體化的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全面推動數字文化的創新進程。
最后,要完善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機制,進一步豐富公共數字文化產品和相關服務供給,全面推動河北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網絡化以及開放化發展,全面調動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融入大數據以及云計算技術。
積極創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制機制
眾所周知,關于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機制,其內涵本質是開放、創新以及激發活力,因此,河北省要想進一步完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就必須要全面集結多元社會力量,提升相關機構合作的密切性,從制度上進一步保障資源擁有者以及資源加工者的合作權益,全面調動起相關合作機構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河北省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健全與完善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變化與需求,來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竭盡全力來構建起統一化的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推動社會公共服務文化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3.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2.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
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課題《京津冀協同發展下河北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HB16-YB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