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豪
談全媒體時代報刊編輯的視覺設計修養
姜文豪
面對全媒體時代的新變化,報刊編輯除了要具備更專業的傳統職業素養,還要在視覺設計上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因為這關系到報刊媒體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本文通過對報刊編輯應具備的幾個視覺設計修養進行分析,得出“視覺設計的創新是報刊的未來走向”的結論。
如今的全媒體時代,媒體傳播與人們的生活密切關聯,生活已處處被傳播媒體介入。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出版、通訊等各類傳播媒介,時刻伴隨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和日常工作。而且媒體傳播的速度之快、傳播途徑之多超出了受眾的想象力。而且,這些媒體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還能提供超細分的服務,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實現對受眾的全覆蓋以及最佳的傳播效果。
全媒體傳播給媒體生產、新聞傳播和受眾獲取各種信息的方式,都帶來了深刻變化。全媒體時代的傳媒大環境,對傳統媒體形成了沖擊。傳統的報刊編輯角色定位與功能已不太適應新的媒體環境,報刊編輯要完成由單一型編輯到復合型編輯的轉變,要逐漸適應自身媒體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滿足社會和讀者的需求。因此,全媒體時代的報刊編輯,除了要具備傳統的職業素養(高度的政治敏銳力、捕捉收集信息的能力、選題策劃能力、溝通能力、營銷能力)之外,還要擔負起視覺設計的重任,這關系著讀者的視覺感受,更關乎報刊未來的生存和發展。
人民日報社原社長邵華澤認為:“所謂的新聞精品,包括版面安排、標題制作等,都要強化處理。”1.這里所謂的“強化處理”,從視覺設計的角度分析,首先是報刊版面設計元素的造型設計。讀圖時代的文化特征首先是閱讀對象的視覺造型,而經過藝術化處理的造型比自然造型更具視覺吸引力。因此,藝術造型的方式和所表現的形態在視覺審美中一直占據首位。藝術,是一種把人類生態變成直覺審美形式的創造。2.造型的敏感首先是明度的對比,報刊無論是遠觀還是捧在手里閱讀,視覺最先感受到的信息是明度對比強烈的信息。從報刊自身分析,封面字體與版面的對比關系、封面圖像的圖底關系、圖像中的主體與背景的關系等等,都需要明度的對比來達到視覺上的明確和沖擊力。其次,報刊內文中文字與標題之間的明度對比,文字與圖形之間的明度對比,讀者形成閱讀視覺選擇時的主次分明。最后,造型的節奏感也是視覺設計的重要內容。單一、重復的視覺形象會讓閱讀的過程易于疲勞,報刊版面設計的節奏感帶來的是閱讀中視覺感受的變化,變化就容易激發繼續閱讀的興趣,其中原因不必贅述。當然,明度、節奏這些造型因素帶來的是視覺上的強弱對比和形象的沖擊力,這對讀者的閱讀都會帶來影響。
全媒體時代的新聞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海量化。讀者可以輕易地從網絡上獲得很多信息,無論是紙媒還是手機報刊。那么,報刊編輯應該用什么元素撲捉或吸引讀者的關注度和持續閱讀呢?色彩是吸引視覺的重要因素,也是讓視覺獲得享受的最佳元素。現代抽象繪畫的創始人之一俄國著名畫家和理論家康定斯基曾說過:“藍色越淺,它也就越淡漠,給人以遙遠和淡雅的印象。藍色越淡,它的頻率就越低,等到它變于白色時,振動就歸于停止?!睂罂纳试O計,不僅需要編輯有色彩天賦,更重要的是需要后天專業的學習?,F代光學、物理學的發展才有了色彩學的研究成果,才帶來了視覺藝術根本性的變化。印象派色彩的推進,讓視覺藝術中的色彩獲得理性的積累,為現代設計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色彩是在對比中讓視覺獲得美的享受的。明度的對比讓色彩響亮、明快、深沉或昏暗;冷暖的對比讓色彩明確、語言清晰;純度對比讓色彩主次分明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獲得色彩整體的和諧。其中更重要的是讓讀者在閱讀中獲得心理上的暗示,因為色彩有性格,色彩能夠準確地表達文字所表達的含義,并能制造出恰如其分的氣氛。
因此,具有較強的色彩敏感性和設計報刊色彩的能力,是全媒體時代編輯的職業素養。全媒體時代報刊在傳播信息的同時,也在傳播色彩,身為一名報刊的編輯應做一名高超的色彩專家,讓色彩傳遞信息,讓色彩傳遞新聞,讓色彩傳播文化。
全媒體時代報刊的讀者群不再局限于某一類人群,而是更廣泛的大眾。因此,對于報刊編輯來說,審美標準的“精英性”與“大眾性”兩者要兼顧。然而,盡管大眾是傳媒的主要消費群體,媒體不應是“俗”文化的制造者和傳播途徑,而應該擔負起引領文化的責任和義務。“讀圖時代的文化特征又是消費式的,這種普及的大眾文化有太多的商業的物質氣息而缺乏詩意。人們在這鋪天蓋地的大眾文化中不知不覺被同化,個人特性逐漸被抹殺,跟風式的文化現象比比皆是。大眾文化還使藝術成了消遣,人們工作之余尋找的只是消遣,傳統藝術里的崇高、理想、悲劇和信仰都遁跡了。”因此,對于報刊編輯來說如何處理大眾審美與精英審美的關系,既是責任又是義務,且任重而道遠。
既然報刊是閱讀的消費品,就需要經過設計和包裝,設計者就需要有審美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因此,追求視覺上的設計與創新是報刊編輯的職業必須,更是報刊吸引消費群體的根本保障。無論在何種文化和技術背景下,充分考慮和尊重受眾的需求,讓報刊的風格與讀者的需求相融合,充分發揮報刊自身的藝術特性和功能,綜合利用各種藝術形式,是基于報刊創作本體的根本。恰如現代美學家克萊夫·貝爾曾說:“對那些感受力強的人來說,藝術本身就能告訴他一切?!?報刊編輯對相關學科專業知識不能淺嘗輒止,而應當也必須是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全媒體時代,網站、博客、MSN、QQ等網絡社交方式是現在每一個報刊編輯必須的交流手段,在這個過程中,編輯則須具有一定的視覺審美能力。因此,在全媒體時代編輯不僅僅是一個傳統媒體的把關者,也同時是新聞、文化、知識、藝術的傳播者。
(作者單位:煙臺日報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