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顧:幫助理財有點遠
圖/東方IC
輕點手機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是的,這些曾經由專業的理財顧問提供的投資理財決策,現在通過機器操作就能完成。隨著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傳統金融機構紛紛搭上智能化轉型的列車,加強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一場“機器人理財”的浪潮正席卷而來。
當人工智能成為可能,你會聽從機器給出的投資理財建議嗎?
上班族方芳登錄了“京東金融”的“智能投顧”頁面,一登錄即彈出風險測評題目,包括年齡、可用于投資的資金、預計投資占可投資金額的比例、能承受的最大損失、對收益的期待等6道題。
答完題,測評結果顯示方芳為“壯志凌云型”投資者,網頁中給出了“股票基金占75%,定期理財占比5%,票據理財占比5%,債券基金占比5%,京東小金庫占比5%,固收理財占比5%”的投資組合建議。
而針對投資者對收益和風險的不同要求,給出的投資組合側重也不相同。“智能投顧就是從以前咨詢投資經理人進行經驗判斷,轉為計算機通過搭建數據模型進行算法判斷 ,沒有5萬元、10萬元起投的門檻,各類收入的人都可以體驗?!庇癄N咨詢中心研究員童穎曼說。
目前,包括平安一賬通、京東金融、百度股市通等多家理財平臺推出了智能投顧服務,模式一般分為混合推薦型、獨立建議型、一鍵理財型三種,幫助投資者配置股票、基金、銀行理財、P2P信貸等金融產品。
比如,“理財魔方”在為用戶做完風險評估后,會畫出用戶的“貪婪曲線”與“恐懼曲線”,通過算法、模型為用戶匹配相應產品;拍拍貸旗下的“快投”把平臺現有風險分區內的理財產品打包組
圖/東方IC
合,用戶只要認可預期收益,可一鍵投資;“蛋卷基金”根據不同年齡層次,配置不同股、債、金比例,推出“50后”養老計劃、“ 60 后”棟梁計劃、“ 70 后”自由計劃、“ 80 后”奮斗計劃、“ 90 后”自強計劃等智能投資組合。
因智能投顧擁有可通過算法為個人提供定制化理財服務、學習等諸多“光環”,被業內視為即將顛覆投資管理行業未來的一大“革命者”。 招商銀行南京分行財富管理部基金產品經理鄔宇旸說,客戶最大的感覺就是方便,點點手機就解決了。在產品推薦中,系統會綜合投資期限和產品收益率兩個維度,然后提供產品組合,兼顧現金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等。
但是涉及錢袋子的事交給機器人靠譜嗎?對此,螞蟻財富人工智能負責人余鵬認為,靠譜與否取決于三方面因素,即用戶洞察能力、智能化匹配引擎、市場洞察能力。以螞蟻金服為例,大數據可以勾勒出用戶畫像并通過算法完成智能化匹配,而市場洞察力則需要更多的金融機構來共同完成。目前已經有部分金融機構在螞蟻財富上開設了財富號,使用千人千面的智能推薦,日均交易額漲幅達到243%,日均客單的漲幅也達到190%。
易觀智庫金融研究分析師沈中祥認為,首先,機器人理財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與人工理財相比更為理性,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其次,可以實現對于理財的實時管理,且更為高效。再次,服務費率更低。有業內人士補充說,傳統理財師可能會迫于業務壓力向用戶推薦不恰當的理財產品,偏離投資初衷,但機器人投資顧問規避了人類的情緒波動問題,更加客觀盡責,會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做出判斷。
智能投顧有多火?據花旗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底美國智能投顧管理的資產規模已達187億美元。截至2015年,美國機器人投顧的領頭羊Wealthfront、Betterment 分別管理 29億美元和30億美元的資產。未來十年,機器人理財顧問管理的資產規模將升至5萬億美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超過20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宣稱有智能投顧工具或處于研發階段。雖然市場上智能投顧的概念很火,但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的智能投顧尚處于初級階段,距離真正的個性化投顧還有一段距離。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機器人炒股相當于量化交易,在股指期貨領域已經一展風采,然而搬到A股市場,卻不一定適用。因為A股市場不像美股那么成熟穩定,A股波動很大,且數量多,市場干預多,還有漲停板制度,機器人識別判斷難度很大,人工智能的作用會大打折扣。
除了市場產品不夠豐富之外,投資者的觀念是另一大制約因素。余鵬認為,國內的老百姓接受理財觀念教育的時間短,甚至抱著買股票的心情去買基金,大家追漲殺跌,沒有長期持有的概念?!熬同F階段智能投顧來說,更側重對用戶的洞察,通過對客戶進行分析和識別,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智能化的產品匹配?!?/p>
即便面臨挑戰,智能投顧成為行業風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智能投顧對應著龐大的個人理財需求,是大勢所趨。未來除了進一步提升精準度,保持風險、收益兩條腿走路以外,智能投顧在提供個性化服務上還有很大改進和完善的空間?!迸呐馁J相關負責人說。(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