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妍
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在創新理念上的適應性變革
◎于妍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其中政府自身能有所創新來做適應性變革十分重要,對政府來說,革舊圖新是創新,結束任性也是創新。政府在管理主體上、治理方法上、發展動力上都應有所作為以配合全面深化改革的縱深發展。
全面推動深化改革,政府需要提高認識、解放思想、真抓實干,而更為迫切的是政府在創新理念上要做出適應性變革。2016年至2020年是全面落實“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發展新理念的五年,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理念是貫穿于其中并處于首位的、全局性的核心位置,決定著社會發展的性質、內容以及形式。其中創新理念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也是政府治理目標與手段制約性的要求,貫穿政府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創新理念包含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組織管理(理念、管理、體制)創新。可見創新發展就是要更換“發動機”,實現發展動力的轉換。之前地方政府的傳統動力一般由計劃、審批、拉練、評比、督查等組成。而新形勢下,創新理念要求地方政府動力支撐應轉換成權力清單動力、責任制動力、法治化動力、輿情監督動力等新發動機來組成。
革舊圖新是創新。創新中,“創”即“無中生有”,“新”是“有中生新”,創新就是在已有的基礎上追求新的、創造新的、建設新的,關鍵在于“新”。這個新是指要把各地方實際和社會基本發展規律相結合,建設滿足社會實踐需要、有利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具有發展前途的新生事物,具體目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創新理念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重大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的重大發展,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集中體現。具體到地方政府來講,革舊圖新可能意味著,要積極開列出權力清單、下放審批權、清理過時文件,要舍得簡政放權,實現職能轉變,讓市場配置資源等等具體措施。
結束任性也是創新。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有權不可任性”,就是在提醒公權者要遵守規矩,要用法制約束,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有權不可任性”更是建設現代政府的宣言,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政府工作要改正之前存在的不足:少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亂作為,有的為官不為,在其位不謀其政,該辦的事不辦。并且地方政府要遵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職責,所有行政行為都要于法有據,任何政府部門都不得法外設權。權力屬于公共財產,是人民賦予的,必須在嚴格的監管約束下運用,不可有絲毫地“任性”。
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基調,各地政府迫切培育地區發展新動力和新優勢。全面深化改革事關今后地方經濟社會的自身發展,事關未來發展全局,想盡快取得突破,就需要政府在管理主體、治理方法、發展動力上都有所創新。
政府在管理主體上的創新理念。對于政府而言,公眾就是“使用你的產品的人們”,就是你需要服務的對象(即顧客)。政府活動應該以公眾需求為導向,努力取得公眾的滿意。顧客導向型政府管理模式的實質就是回應公眾需求、為公眾服務、對公眾負責。構建顧客導向型政府管理模式的終極目標就是建設服務型政府。構建服務型政府的過程,就是要實現以政府為中心的管理向以公眾為中心的服務轉變的過程。
在這方面,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做出了好的樣板,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創造良好市場環境(作為寧夏最大的政務服務綜合體,銀川市民大廳于2014年12月22日正式面向全市開放運行,700多個窗口為市民和企業提供整套的項目投資、企業注冊、房產交易、護照和身份證補辦等400余項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的辦理,在銀川市民大廳,實現了“推開一扇門,辦成一攬子事”的服務格局,行政審批多頭跑路的情況不復存在)。所以政府的各項服務必須以公眾(顧客)的真正需求為出發點,將公眾(顧客)的利益放在首位。需要強調的是政府提供服務的質量以公眾(顧客)的滿意程度為衡量標準,要求政府對公眾(顧客)需求的快速回應性。
政府在治理方法上的創新理念。政府治理方法上的改革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政府治理的各個領域、各個區域、各個層次,需要通盤考慮、整體設計、統籌兼顧、全面落實。政府治理方式改革的關鍵在于創新、核心在于突破。政府治理方式應該在不同領域、不同區域、不同層次有不同的創新、不斷的突破。這里重點強調“方法”在現實中具有突出的關鍵性:即一定方法要適應一定內容。從社會發展的進程來看,為了實現暫時的共性目標時可以采用簡單的統一方法,例如在大家為了解決吃飽穿暖的溫飽體力階段,全社會可以使用相對統一行政方法來解決問題。然而一旦人民解決了溫飽,利益訴求多元化后,社會走向多元目標,再想著用統一的行政方法就不適應現實情況了。
政府在治理方法上的創新可以具體表現在,凡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一定要采取民主協商、以“理”服人、依法守序活動。現代服務型政府應更注重多元協商、民主參與、利益博弈、真理辨析等這些現代化治理方法。努力提高運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識、開展工作的本領,形成一套非高壓、非欺壓、非權壓的科學治理方式,以此來達到公平與效率平衡的目標。
政府在發展動力上的創新理念。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政府部門運用行政力量,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形成提供制度基礎與動力,多種動力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推動,形成一個多層次的綜合動力系統,從而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形成與發展。同時全面深化改革應以市場為導向,以城市發展為目標,其中政府的運行動力要實現由外到內、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之前政府的傳統表現為單靠外在動力推動發展,就容易形成政府包辦、官員做主、外在干預等現象。而地方政府作為社會公共團體,應從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功能定位出發,履行自己應有的職責和義務,政府主要職責是創造良好的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而不是直接領導當地經濟。
那么在新形勢下,政府運行動力的支持體系應該由傳統的行政“推”動變為創新的“內動力激發”。政府要在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下,激發釋放城市、鄉村潛能活力,激發釋放系統、部門潛能活力,激發釋放個人、組織潛能活力,真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好機遇下實現地方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高潮,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環境。
(作者單位:中共鄂爾多斯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