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達
對計算機審計風險的認識
◎吳應達
基于會計信息電腦化的快速發展,原有審計方法與技術難以與會計電算化發展趨勢相適應,所以,計算機審計出現并被應用在實踐過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計算機審計的應用范圍以及程度有限,不同地區的計算機審計環境也存在差異,而且審計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更新計算機審計知識,嚴重影響了對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會計系統的認知效果,且始終沿用傳統審計方法開展審計工作,使得審計工作風險系數增加。
審計技術與方法復雜性提高。基于手工會計處理,審計工作主要是將實際情況作為參考依據展開順差與逆差的工作。一般情況下,審查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了審閱、核對、比較以及調查和證實等,且審查工作需要人工完成。而在會計電算化的條件下,會計特點使得審計內容以及技術都有所改變。即便人工審查技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計算機輔助審計已經逐漸成為必要的審計技術。系統所有賬表都需要通過硬盤拷貝,通過對計算機的運用,要比手工方式更加快速,確保了審閱與核對工作的進一步完善與落實。其中,計算機能夠為審計工作人員的賬務文件進行審閱,并找到與特定條件相適應的會計記錄內容。與此同時,還能夠實現會計事項的統計抽樣,便于審計工作人員抽樣審查。在此基礎上,針對系統記錄會計資料能夠將財務比率以及變化率等進行相應的計算。若審計工作人員對電算化軟件特點以及風險不深入了解,亦或是無法正確地識別出內部控制,將直接增加審計工作的風險系數。
審計工作人員的計算機知識不豐富。現階段,很多審計工作人員不了解計算機知識內容,而且在會計電算化制度貫徹落實的過程中,審計對象的復雜性明顯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審計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審計知識以及會計知識,同時還必須對計算機知識以及應用技術予以掌握,以免無法查閱被審計單位的電子賬簿。另外,部分審計工作人員無法對財務狀況進行了解,導致審計結論與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增加了審計的風險。
會計軟件評審機制不完善。近年來,會計軟件評審的重點放在軟件功能構成要素與會計處理方法合理性方面,而嚴重忽略了審計線索保全性能。另外,評審工作在會計軟件運行結果方面較為關注,這與手工審計相同,沒有注重軟件開發過程的內部控制系統評價。在評審的過程中,更重視會計電算化專家小組和部分用戶意見與建議,對軟件審計特征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以上問題都是引發審計工作風險的主要因素。
確保審計數據信息的完整。要想確保審計工作數據信息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審計工作人員在審計的過程中應注重對被審計單位提供數據的真實性進行認真地檢查,了解其是否屬于結賬以后的數據信息等。除此之外,審計工作人員在獲取相關財務數據信息方面,要保證由被審計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備份財務數據所得。
確保審計方法與技術的合理性。作為審計工作人員,應當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選擇相對應的審計方法以及技術,使得審計風險不斷降低。在打印文件完整且能夠和被審計單位輸入輸出聯系緊密,可以直接核對的情況下,盡量規避對計算機審計方法的地運用,而是使用核對與復核等審計技術。如果被審計單位對實時處理方式進行運用,且紙質審計的線索不充分,而輸入輸出無法直接核對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計算機審計方法。如果被審計單位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運用,而審計過程無法終止工作的情況下,應選擇使用制度基礎方法。在此過程中,應嚴格審查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當中的一般控制以及應用控制,并且將審查的結果作為參考依據,確定出抽查工作的重點與方法。這樣一來,審計風險會隨之降低,同樣也能夠規避對于被審計系統運行效果的影響。
審計方式的合理選用。一般情況下,審計內容被存儲于磁性介質當中,但磁性價值被篡改與刪除的幾率很高。所以,要使用就地審計或者是突擊審計的方式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審計。而在實際審計的過程中,可以不通知操作工作人員與程序人員,并拷貝系統當中的數據展開審查工作,以免操作人員篡改或者是刪除數據信息。這樣一來,可以確保被審計的程序與數據是正確且完整的,進一步降低審計的風險系數。
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審計標準。傳統標準與準則難以與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審計需求相適應,增加了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審計工作的風險系數。所以,相關部門需要科學合理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對于計算機審計工作的研究力度,在短時間之內制定與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相適應的審計標準和準則,不斷降低計算機的審計風險。
對會計軟件評審機制予以全面改進。財政部門在對會計軟件進行評審的過程中,選擇使用的是縱向評審機制,直接增加了電算化信息系統審計工作的難度。所以,要全面改進會計軟件的評審機制,而財政部門對會計軟件進行評審以前,審計機關需要積極組織專家,針對軟件開發商展開軟件的開發審計工作,最終提出審計的結論。在此基礎上,財政部門將審計結論作為參考依據,并確定評審通過與否的決定。作為基層審計工作人員,則應當綜合考慮審計的結論對基層用戶會計軟件系統進行審查與評價,以保證審計工作人員與財政部門的評審工作人員共同對評審的責任與風險進行分擔。
充分考慮實際狀況開發電算化審計軟件。伴隨會計電算化的全面普及與網絡升級,審計難度也隨之增加,對高質量電算化審計軟件進行開發與使用。這樣一來,能夠全面增強審計工作質量與效率,同樣還能夠對審計風險進行嚴格地控制,使得審計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會計信息化發展取得了理想的成績,若始終沿用傳統的方法與技術,將難以實現審計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文章將計算機審計工作作為研究重點,闡述了在當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并提出了積極的應對措施,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不斷完善計算機審計工作,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