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李建國》幽默說安全

“我叫李建國,是個民警?!?/p>
“我叫西門,是個假人?!?/p>
前不久,宣傳兒童暑期安全知識的短片《民警李建國》在網絡上躥紅,第一集《防范溺水篇》上線不到一天,就有過萬的轉發量和上百萬的點擊量。視頻里,假人“西門”三次被拋進了波光粼粼的“西太湖”充當落水者,警察叔叔們則穿上了校服,裝扮成學生,演繹起正確的救人方式。片中人物造型浮夸,臺詞詼諧幽默,和以往宣傳安全知識時嚴肅、正經的警察叔叔形象截然不同,引人大笑。
這一不走尋常路的安全教育短片出自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圩塘派出所。因擔心傳統“說教”形式的短片傳播效果差,拍出來后沒人看,他們找到曾經參與制作過網絡搞笑劇《萬萬沒想到》的拍攝團隊來合作。由于經費有限,演員全是所里的警務人員,道具都是就地取材。沒想到這樣小成本的視頻卻取得了驚人的傳播效果。
“很幽默,假人‘西門’太好笑了?!薄拔乙呀洓Q定追劇了。”“繼續拍啊,不拍的話我打110了?!毙卤眳^圩塘中學的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劇中傳播的安全知識“絕對記得”。
在新媒體時代,為了讓“官方聲音”更好地被接受,很多機構都在嘗試轉型,把“官腔官調”轉換成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人民網官方微博的編輯在編發社會新聞的時候,經常巧妙地附上契合主題的表情包,既新鮮有趣,又能鮮明地表達態度?!敖瓕幑苍诰€”微博也憑借機智幽默的風格在網民中大受歡迎。
相關主題:形式與效果/換位思考/寓教于樂
換位思考,“小成本”也能有“大效果”。
安全教育,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嚴肅正經的講座,或是枯燥的安全知識手冊,宣傳效果往往不理想。而用心的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圩塘派出所的警察叔叔們進行了換位思考,抓住了孩子們的心理,從孩子們的感受出發,憑借詼諧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演,拍攝了一部幽默、風趣的教育宣傳片,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在笑聲中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將安全知識牢牢記在心中。
相關主題:刻板印象/思維定式/改變/創新/時代
固有形象不是枷鎖,“官方”亦有“時代”表達。
打破固有的形象,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警察形象、政府形象,它們代表公平、公正,似乎給人的感覺就要嚴肅些,其實不然,執法時需要嚴謹,平常則完全可以放下“姿態”,更為親民。如故宮開發的文創產品,“不但霸氣,而且接地氣;不但‘萌萌噠’,而且高尚文雅”。厚重的歷史可以用輕松的形式來闡述,官方的宣傳也能以親民的方式來表達。尤其是在傳播更快捷、互動性更強的新媒體時代,更應嘗試新的宣傳手段,如繪制卡通形象、制作趣味大片、發送幽默推送等。讓“官方聲音”變成“大眾語言”,是對刻板印象的改變,也是與時俱進的體現。
素材提供:丁晨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