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健康報編輯部
前不久,北方的冷空氣活躍,氣溫驟降,天氣變冷,感冒頻發。感冒是最常見換季疾病之一,當前換季天氣讓不少人出現“鼻塞流涕、咽喉疼痛”等癥狀,這正是感冒的典型表現。
據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吳義春博士介紹,經歷夏天耗氣傷津后,人體正氣不足更容易著涼,從而引起傷風感冒,入秋人體正氣尚未來得及恢復和調補,這個時候出現氣溫的陡降,容易導致人體不適應,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出現一系列感冒癥狀。對于老年人來說,感冒是因為基礎病多,體質弱,造成抵抗力下降,而著涼為常見誘因。對于年輕人甚至孩子來說,體內有熱是根本,再加受涼是誘因。
另外,很多人認為輕微感冒不用吃藥,扛扛就過去了,這種想法并不值得提倡。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抵抗力不同,同樣面對感冒,身體強壯者也許稍加注意,感冒病程就能很快結束,身體痊愈快,而一些抵抗力不強正氣不足,尤其是小孩和老人,不及早治療,可能會加重病情,延長病程,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危及生命。所以,一旦感冒,要體會癥狀分清類型,小孩子和體弱的老年人,應盡早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治療。
大家都知道,感冒一般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多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少數合并細菌感染引起,往往個別出現;流感是由病毒引起,常有明顯的流行性、較強的傳染性,容易引起暴發性地流行。二者癥狀差異明顯,普通感冒起病相對較慢,有咽干、咽癢、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嗽等癥狀,一般5~7天便可緩解或痊愈。流行性感冒則癥狀相對急重,還伴有高熱、頭疼、全身乏力,關節酸疼等明顯特征,發燒一般會持續2~3天甚至更久。
每個家庭的常備藥箱都有各種各樣的感冒藥,一般家庭多使用一些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可是有時候感冒吃了藥不見好反而癥狀加重,這是什么原因呢?中醫對感冒有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分,中成藥治療感冒自然也分別針對風寒感冒、風熱感冒,不區分感冒的類型盲目吃藥,藥不對癥,不僅不能治療感冒可能還會加重感冒癥狀,延長感冒病程。風寒感冒指因受涼而引起的感冒,風寒感冒者往往怕寒怕風,咳嗽多痰,鼻塞流清鼻涕,無舌苔或薄薄白色舌苔,全身酸痛,其主要特征是怕冷畏風。風熱感冒則是由風熱犯表引起,通常表現為發熱重,咽喉腫痛,多黃色鼻涕,舌邊泛紅,易口渴喜冷涼飲品。針對風寒感冒,應選用首要功能為疏風散寒的藥物,而針對風熱感冒可以選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很多人去醫院治療感冒,想著打打針,吃吃藥,癥狀一沒就認為針不用打了,藥不需要吃了,感冒已經好了,繼續“吃香喝辣”。隔幾天,咽疼咳嗽,又回到了剛到醫院就醫的樣子。這樣做其實是忽視了感冒的3個階段,感冒的病程可分早期、中期、恢復期.感冒早期各種癥狀相對明顯,包括發燒、咽喉腫痛、鼻塞等;感冒中期發燒癥狀有所緩解基本消退,會出現熱退咳存或熱降咳存,此階段主要為咳嗽,或干咳,或有痰,常常伴有嗓子癢不舒服的癥狀,這個階段現在逐漸被認識,被稱為“感冒后咳嗽”;到了恢復期,感冒各種癥狀逐漸消退,但是還會有余熱未清、口干等癥狀。
很多感冒患者通過治療,在大部分感冒癥狀逐漸消失只剩下咳嗽時,就認為感冒已經好了不用再治了,結果導致咳嗽遷延不愈。長久咳嗽使他們懷疑自己得了更嚴重的疾病,而這往往是因為不重視感冒整個病程而使咳嗽反復,這種反復可能持續幾天、幾個月甚至反復發作幾年。很多朋友誤認為咳嗽只是感冒的“后遺癥”,實際上說明您當初的感冒剛進入“第二階段”,還需要用藥治療。很多兒童和老年人會出現看似不明緣由的長期咳嗽,有些就是因為忽略了感冒3個階段,沒有走完感冒3個階段,也就是感冒沒能好利索就停藥導致。所以要正確認識感冒的3個階段,認真對待不可掉以輕心。
在感冒早期,患者可以自行選一些小藥材,加速感冒病程變換,快速有效治愈感冒。
風寒感冒,感冒前期可以用香菜、蔥白或生姜煮水喝,達到解表散寒的作用。
對于風熱感冒,可選用板藍根或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要增強人自身的抵抗力,有規律的作息,勞逸結合,飲食有節,少食辛辣,適當運動,都可以提高防御感冒等疾病的能力,同時,在感冒盛行的季節注意個人防護,避免到人多、空氣不流通或是流行性感冒頻發的地區,最大程度降低感冒風險,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