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陳光宇 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從動畫編輯看中國動畫制作
李強 陳光宇 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現在來說動畫產業作為大眾文化,受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了解,他們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資金來改善動畫的技術不足并加大市場營銷的宣傳,但實際效果卻微乎甚淺。究其是什么原因阻礙著中國動畫產業的創作及其發展?本人根據多年來從事動畫制作了解到最大的原因是在動畫編輯這個環節,本文并通過國內動畫發展史及其現狀說明。在此,本人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動畫編輯的創作,給予動畫編輯工作的肯定,這都能推動振興中國的動畫產業。
動畫制作 動畫編輯 重視創作
在國際排名上國內動畫優秀作品少之又少,造成這樣的結果最大原因是國內動畫優秀編輯匱乏造成的。要想一個好的的動畫作品就得有一個好的動畫編輯。優秀的動畫編輯能創作出一部動畫的核心與靈魂,因此才有“劇本,一劇之本”的說法,體現了劇本的創作才是動畫影片的重中之重。但是,有多少人對中國動畫劇本的創作關心過,留意過?大家可以了解在1941年中國的水墨動畫《鐵扇公主》對日本動畫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受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日本動畫界鼻祖級人物手冢治蟲棄醫從影。這就表明這中國的動畫在20年代的時候走在世界動畫制作的前沿,這不單單是需要動畫本身的魅力以及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本人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該動畫的編輯制作的劇本給觀眾帶來了精彩的內容。而如今,中國的動畫在劇本創作存在著幾個相對嚴重的問題制約著中國動畫創作及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根據問卷得知,國內動畫編輯普遍認為相對于其他電視劇編輯來說自己的在待遇或社會定位等等其他方面相對于偏低,沒有享有本應該的待遇水平,讓動畫編輯在創作劇本的時候積極性不高,最終出現作品水平不高,沒有拿的出手的作品。相應的,大量的動漫編輯人才就不會從事這個行業,最終導致這樣的現狀不斷惡性循環。
在投資方面,很多動畫制作公司寧可大砸重金在CG特效上也不重視使用編劇,認為好的動畫就只需要有特效就行,故事情節之類的有無都不存在多大的影響。這樣的想法和做法無疑是錯誤的,其實劇本才是體現動畫好快的標準。
此外,受到國內編劇地位偏低的影響,國內很少有專業的動畫編輯,基本上都由其他編輯兼任。他們對動畫的相關知識了解不透徹,認為動畫編輯只要寫一些好玩的,幽默搞笑的劇本就可以,忽略塑造有特色的動畫角色。而怎樣才能解決這些由于人為的不重視的問題導致國內動漫水平不高,關于這方面解決方案,當然,第一是提高動畫編輯的待遇問題,第二,在高校中設定專業吸納愛好這方面的動畫編輯人才。
在我國動畫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人們對動畫產業的了解存在著很大程度的誤解,認為動畫只是適合小孩看,成年人看說明這個人不成熟,根本沒長大。但著名導演徐克說過“動畫是一個電影類型,不是兒童片”,這體現動畫的消費人員不再只是兒童少年,它是面臨著社會的每個年齡層。因此在進行動畫創作的時候,首先要確定這個動畫需要哪個年齡段的觀眾,然后根據他們的心理進行編輯創作,這樣這部動畫才能算的上成功。比如,在面臨嬰幼兒年齡段的觀眾時,動畫要體現色彩方面和語言簡潔。
2004年4月20日國家廣電總局研究制定并頒發《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其中指出,我國大力發展動畫產業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少年兒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國內動畫在選材和內容方面要對青少年兒童的成長發展有益。但是在國內動畫現狀卻為了迎合兒童的喜好和接受能力,在動畫內容方面基本都是選取幽默搞笑忽略了動畫對其的教育目的。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在早期動畫制作時,動畫編輯往往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出發進行創作,最后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動畫,比如《鐵扇公主》《西游記》《小蝌蚪找媽媽》等等名作。這跟現在國內動畫相比,他在色彩上不鮮明,都是運用中國特色水墨畫,現在的動畫色彩斑斕,但為什么現在動畫卻沒有以前的影響力度大。可以從國外的幾部動畫了解到,美國制作了《花木蘭》,日本制作了《三國志》《中華小當家》,直接從名字上就可以了解到這都是中國的文化,為什么我國的文化卻被其他國家運用在動畫編輯與制作中,然后被國內觀眾較好。這就表明想要我國的動畫聞名于世,不外乎,運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創作就好,讓國內的動畫不要離開了“根”,只要“扎根”才能適應發展。
想要讓我國的動畫創作更進一步的發展最為關鍵的是解決動畫編輯存在的問題。此外,通過培養動畫編輯專業人才來給我國動畫創作融入新血液。創作動畫劇本的時候編輯可以著重從我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出發。只有這樣,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的提高我國動畫制作的水平,并創造出屬于中國動畫特別的一條道路。
[1]周忠成.動畫劇本創作中劇本規劃的重要作用[J].新聞界,2008(02)
[2]徐佳佳,陳華文.動畫片劇本創作方法初探[J].電影評介,2012(14)
陳光宇(通訊作者),男,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職務:教師。職稱:講師。專業: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