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寧 甘肅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董紛紛 蘭州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馬健 甘肅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荊眾 甘肅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淺談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周世寧 甘肅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董紛紛 蘭州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馬健 甘肅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荊眾 甘肅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眾所周知,大部分國民經濟發展的技術裝備由機械制造業提供,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然而,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個別單機位列世界前端,但整個機械制造業實際上是相對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本文通過淺談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現狀,揭示了目前我國機械制造行業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挑戰。同時在此基礎上,本文對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機械制造業 現狀 發展前景
機械制造業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化工機械、農業機械、起重運輸機械、紡織機械、冶金礦山機械、儀表、工具、機床、儀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行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機械制造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但是其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機械制造業仍相對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近三十年,這是因為我國機械制造業的一些尖端科技和國際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因此,我們要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對于我們機械制造行業的人來說責任重大,同時,這是一次挑戰,也是一種機遇。
2.1 缺乏一定的創新
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到如今仍相對落后于發達國家近三十年,這是為什么?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國缺乏一定的創新。一味的模仿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或許可以將其定義為“抄襲”,這種“抄襲”來的技術必然是落后的,因為最新尖端的技術我們是“抄襲”不到的。我們要做先進制造技術,就要從自主研發做起,舊的始終會被淘汰,創新才是立業之本,才是行業發展不息的根源。
2.2 技術相對落后
上面提到我國現代機械制造業缺乏一定創新,那么必然會產生技術的斷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其為“技術黑洞”。這和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國眾商家最喜歡打的廣告分不開聯系,什么“進口”、“高端”、“掌握國外核心科技”對我國機械制造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許多廠家對國產機器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歧視,認為國外的就是好的。因此,僅剩的一些支持國產機器的也轉投進口。這樣,我國自主研發的動力越來越低,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最有意思的是我國最近下水的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和建造的航空母艦竟被某法國媒體指出其為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技術,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此航母沒有彈射器,并且使用柴油續航,這說明它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國海軍力量對比美國等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機械行業存在一個巨大的技術“黑洞”,最突出的表現是對外技術依存度高,近幾年來,中國每年用于固定資產的上萬億元設備投資中,60%以上是引進的。也就是說一件高端產品的空殼是國產的,核心技術都是引進國外的,這直接就暴露了我國機械制造業的脆弱性。
2.3 對機械制造業不夠重視
我國過去的幾十年里重點關注在經濟建設方面,對于機械制造業的創新、綠色、可持續發展關注度以及資金投入力度不夠高,這就直接影響了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水平。比如,現今仍有許多高校的實驗設備和設計制造技術相對落后,甚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機器還在使用,雖說這其中某些機器對在校學生來說還算比較先進,但我們在起跑線上已經落后于他人。
另一方面,過去國家對科研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不夠健全,這就導致了別的企業抄襲成風,降低了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積極性。
3.1 智能化
智能化制造系統其實就是由智能機械與人類機械制造專家組成的人機一體化的一套智能系統。作為未來機械制造業的趨勢之一,其擁有著許多優秀的特點。
智能系統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管理,且保持高度智能,減少人力資源不必要的浪費。機械制造業的智能化系統具有友好性與適應性,既可以減少管理人員與生產員工之間的矛盾,又可使管理過程更符合實際生產狀況。
智能系統同時可以加大資源的可回收利用。這是一種相對綠色的生產方式,可做到無污染,和對于資源的充分回收。
3.2 虛擬化
虛擬化即利用計算機的模擬系統仿真技術,對制造出來的產品進行一系列的真實模擬,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進行改良,修復,縮短了產品的研發、生產周期,有利于生產成本的減少,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3 敏捷化
敏捷的反應能力需要機械制造企業中的多個部門間共同合作,讓企業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用戶的真實反應進行了解,真正設計研發主符合用戶實際需求的產品。敏捷的反應能夠使企業在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優勢,改進本身的劣勢。這也是我國機械制造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3.4 綠色化
繼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全國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達成統一意見。我國機械制造業在今后的發展中一定會更多的關注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減少污染,合理利用資源,促進資源的轉化,緊跟時代潮流。
總結:我國機械制造業小到精密零部件,大到航天、航海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們堅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保持自主創新,目前的困難我們依然能夠克服。今后企業應保持正確的方向:智能化、虛擬化、敏捷化以及綠色化,這樣才能在機械制造行業中提高競爭力與創造力。
[1]蘇生榮.我國機械制造業現狀與發展前景[J].中國科技信息,2009,(15)
[2]王宏燁.機械制造業現狀與發展前景[J].機械裝備,2017(01)
[3]馬金戈.我國機械制造業現狀與發展前景[J].科技風,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