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竺軒 宋南 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淺析特效在微電影中的作用
佟竺軒 宋南 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近幾年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新媒體的快速傳播的背景下,微電影不僅僅對企業還有政府、社會都起到很大作用,便捷的欣賞平臺、貼近大眾的內容、無處不在的視頻發布都給微電影帶來蓬勃的希望,所以進行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制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電影制作是非常必要的。創作微電影時需同時提高畫面觀賞性,是微電影持續發展值得探究的課題。而微電影中特效的閃現能增加畫面吸引力,特效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微電影的創作手法,部分程度上成為微電影創作的主要手段,可以大大改善視覺觀賞效果,使之受到人們的青睞。所以,高度重視微電影特效的創作是微電影創作者十分重要的課題。
微電影 特效 作用研究
當代科技蓬勃發展,以微電影短小精湛、情節緊湊、微投資等特點,受到很多業內人士的青睞。同樣具大眾傳播的特點,使微電影在制作中必須恪守低成本、高收益的原則,讓其快速的傳播,而二維特效技術在微電影的特效技術制作中起到豐富創作技能、優化場景鏡頭和創造特殊影像的作用,在短時間內豐富畫面視覺效果且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現階段的網絡環境來看所創作的微電影在視覺效果方面還是有很多欠缺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微電影的內容質量、豐富畫面質感,視覺效果呈現的重要性對微電影創作者來說至關重要,進而增強微電影特效方面的制作。
電影是一種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時至今日,早已成為大眾的精神食糧。微電影的起源是植入式廣告的創新,通過網絡媒體迅速發展,伴隨著大眾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的逐步提高,審美需求逐步擴大,再加上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新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時代的逐步更迭,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微電影與受眾媒體更新為新興傳播媒介,受眾群眾也為微電影提供了很多機會與挑戰形成了一種大眾的新藝術表現形式。
特效簡稱為(Visual F/X或VFX)可用于創建圖像和處理真實人物場景以外的其他鏡頭的各種處理過程。效果通常包括真人鏡頭的相機和計算機生成的圖像合成,以創造一個虛擬的真實場景,但這具有高風險,高投入,而這并不是膠片上的捕捉。特效更多的出現在制作精良的大制作電影之中,同時被許多業余電影制作人使用并合成軟件。
特效在微電影的制作中所占比重不高,卻可以說特效跨越了微電影制作的全部過程。特效也是人們觀看影片的原因之一。微電影特效制作流程,與微電影制作的大體流程大同小異。但在具體進行微電影特效制作中還是存在許多不同。特效制作必須有詳細規劃,所投入時間與人力在整個微電影的制作中比例最高,傳統拍攝手法屈居次要地位。
微電影中高科技的制作手段、創新的拍攝手法、絢麗的特效、著名的導演、高大帥氣的演員和創新的場景鏡頭等很多要素會吸引觀眾的眼球。每一個元素都會吸引著觀眾觀看微電影。
微電影具有群體傳播的特點使得微電影在傳播途徑上對于受眾人群的分享和轉發的依存性,信息的碎片化、多元化也使群體傳播模式優良參半。所以對于微電影的質量來看,點擊量高和口碑好是微電影成功的必要元素。
特效技術像一把雙刃劍,即促進了微電影的繁榮,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微電影成長。電腦技術的不斷更新對于影視行業的前景也是如此。微電影的創造力在特效技術的支撐下,蓬勃發展,實現了很多不可用傳統模式下拍攝出來的畫面,擺脫了不可實現技術束縛,微電影在特效技術的支持下,利用其特點將微電影故事創意進行不斷革新,增強微電影的科技感,加深了微電影的藝術感和思維感,有力的増強了微電影的情感侵染力。但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特效技術在目前發展過程中相對滯后,形成一個單一化模式化歷程。特效技術的應用漸漸成為宣傳微電影的噱頭,吸引觀眾眼球僅僅一味的講究持效技術,甚至有的時候忽視微電影故事情節的向下發展。
影視技術的快速起步,在未來微電影的進程中,特效技術在微電影中的應用會越來越遍及,如在電影中一樣游刃有余。進而微電影主創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成為促進微電影事業健康繁榮的重要要素之一。著名導演馮小剛提出,中國電影現在不缺乏好的創造力,不缺乏好的故事情節,在傳統實拍的基礎上電影后期制作需要增強,因為目前從事影視制作行業的工作人員很多都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響出產高質量電影的重要因素之一。馮小剛導演接連指出,中國要在特效技術方面對后期影視制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養,需要成立專業的教學模式。假想,若能培養出更多的影視專業制作人員,必定會促進微電影的繁榮發展。
本文淺析特效在微電影中的作用,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論證得出,這個時代微電影快速發展,特效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微電影畫面質感的優劣問題。
特效技術在微電影蓬勃發展的階段為其提供支持力,但它卻是微電影生產效率商低的致命因素,所以,要合理使用特效技術。
[1]侯全軍.數字影視特效中的編程技術研究[可中國科技信息,2012(8)
[2]劉松.全新電影視覺特效的前期拍攝理念和技巧陰.現代電影技術.2011.(2)
宋南(通訊作者),1984—,男,遼寧沈陽人,漢族,單位: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職稱:講師,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攝影攝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