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宏 沈陽天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的應用研究
田志宏 沈陽天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中建筑設計也越發重要。在過去的城市建筑中,采暖與通風的效果普遍上看并不理想。目前,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新理念在實際應用中將大大提高采暖和通風的效果,它不僅能提高用戶的舒適度,更具有著一定的環保意義。本文在此對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的應用作出研究。
城市建筑 采暖和通風技術 新理念
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指的是改變傳統在采暖和通風方面的不足,通過新的供熱、通風手段,使得建筑內部溫度符合通風規定,并且保證空氣的流通。采暖和通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通風形式上包括了兩種,一種是自然通風,還有一種是機械通風,這兩種通風手段的合理應用都能影響到建筑內部的氣溫,影響到它的采暖效果。傳統的技術也有應用,但應用效果并不理想,新理念在應用上會結合建筑環境運用更加現代化的技術,以實現相比于過去的采暖及通風效果大大提升。
在現代城市建筑的建設過程中,新的采暖和通風技術理念主要應用在建筑結構的設計、中央空調的設計、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和余熱循環技術的提升上。
2.1 建筑結構的設計
在建筑結構的總體設計上,包括了建筑物的形體系數氣密性、建筑的保溫和遮陽等多方面的內容。這點在建筑物保溫上尤其重要,建筑物中管道、導線、窗戶等和建筑本體銜接較差的地方會形成風口,通過這些風口以及建筑本身的墻壁散發的熱量會達到總體熱量的30%到40%。采用傳世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新理念會著重對這些容易形成風口的地方進行優化,加強它們之間的契合程度,以提高保溫效果。在保溫墻的設計上,運用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新理念,會采用墻外保溫的技術,這樣的保溫技術既可以自當熱量在冬季的流逝,也可以增強墻體的穩固性。在屋頂的設計上,也同樣要使用質量較好的材料進行隔熱,這樣可以減少熱量從屋頂流逝,在一些北方較冷的地區,還要進行屋頂的額外保溫層設計,主要手段就是加厚屋頂,讓熱量更好的保存在屋內。
2.2 中央空調的設計
在現代建筑的建設之前,對于地理位置、樓層高度、戶型結構都要進行仔細地考慮,要努力做到每一戶都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可即使是這樣,通風效果也沒有達到最佳,這時,我們需要利用一些機械的手段。中央空調的運用就是一種機械通風的手段,同時,它也是一種能夠有效改變室內溫度的方法。所以在中央空調的設計上,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一定要注意它在風機盤管上的選擇。在中央空調運行后,內部靜壓的輸出功率發生變化,風機盤管對于室內溫度的調節,保持室內溫度的恒定都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的新理念下,對于中央空調的設計中,在選擇風機盤管時,一定要額外重視。其次,在中央空調的整體選擇上,新理念的應用也要求了我們必須從它的實際工作情況、對電能的消耗程度等多方面入手,以達到最好的節能效果和機械通風的效果。
2.3 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
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新理念會使用到多種天然能源,其中就有著環保且高效的地熱能源。運用地源熱泵技術,我們可以將土壤以及淺層水源中吸收的太陽能加以利用,形成一套既可供暖又能夠制冷的高效節能系統,實現室內溫度的調節。
并且這種地源熱泵技術在工作時不消耗水資源也不需要燃料廢物的堆放場地,具有一定的節能和環保的效果,對于我國現代化綠色建筑的推廣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地下吸收的太陽能,我們還可以在地上的屋頂或者是墻壁建立太陽能吸收裝置,以便更好地利用這種可再生能源。
2.4 余熱循環技術的提升
在工廠與企業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會產生熱能,在熱能的循環利用中也會留下余熱,所以對于這一部分能源的循環再利用既有著節約能源的作用,也可以對建筑的供暖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過去的使用中,對于余熱的利用雖然起到了一定的節約資源并供暖的作用,但是它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具體問題表現在,余熱的能源沒有充分利用,存在著浪費,在供暖時熱能散發較快,供暖效果不佳。所以,在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的新理念下,我們在進行一系列的改進時,需要對這一部分的資源完成更高效率的利用。首先要將沒有被利用的熱能充分利用起來,將這項技術進行充分的推廣,讓工廠、企業與附近的居民相互合作;其次,我們要提高利用效率,針對余熱循環技術中的部分,如暖氣片、管道等進行研究,針對熱能循環的路線進行研究,用設備的研發和熱能循環路線的合理改變減少熱能的消耗,以提高效果。
綜上所述,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應用在現代建筑的各個方面,通過更加科學的技術,結合以往的建筑經驗和周圍的實際環境,可以讓建筑的采暖和通風效果大幅度提高,進而讓建筑的實用性、環保性以及人們居住的舒適度都得到提升。對于現代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應用的研究,有助于我國的建筑行業進一步地發展。
[1]洪程.城市建筑采暖和通風技術新理念的應用及分析[J].科技展望,2015,05:16
[2]王琨,楊樂.城市建筑暖通設計新理念的運用[J].四川水泥,2015,04:163+170
[3]許耿標.淺談城市建筑暖通設計新理念[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