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崟
云南省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基于情境認知理論的高校多媒體課件交互設計研究
周崟
云南省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現在的多媒體技術隨著網絡技術的飛快發展,已然成為很多教師的青睞。然后長時間在這種媒體空間,學習者就會逐漸喪失傳統的教室教學那種得到知識的社會心理以及環境。這在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多媒體課件必須通過精心的設計才能更好地傳遞學習內容。本文著眼于當前國內外相關交互的實踐及其結論,將多媒體課件的交互設計和情境認知理論相互結合,使學生從多媒體課件學習獲得更多的快樂,提高學習效率,創造良好的求知氛圍。
情境認知 多媒體課件 交互設計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重要的知識傳播手段,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發展迅速,也積累了不少的教學經驗。多媒體可以根據各種學科的特點,生動展現文字、聲音、圖像等內容,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欲望和教師的教學興趣。同時,多媒體的發展為高校之間多媒體課件競賽提供了相對豐富的物質資源。隨著改革力度的加大,發展前景還是十分廣闊的。
情境認知理論的研究包括兩個方面,即情境認知和學習。不同領域的研究而這的概念認識由不同之處。
情境學習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了解:
2.1 注重真實
情境認知源于真實情景,對真實的任務和實踐相當注重,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掌握相關技能,才能真正地運用好現有技能,促進學習遷移。
2.2 認知成長
情境認知著重點在于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認知能力,更加強調發掘學生更高級別的思維方式等潛力。情境認知提供較為復雜的情形和任務,讓學生從自身出發,培養自己的認知技能,包裹問題導向、運用學習環境解決問題等推理和自我調控能力。
2.3 積極參與
情境認知及構建學生參加“實踐共同體”這種現實社會實踐,與外界進行交互的社交活動,因此此活動注重和他人合作,獲取更加豐富的知識技能。
2.4 學習主體
情境認知理論認為學生既是知識的接收者,同時也是主動學習的學習者,他們根據自身目標制定規劃,主動與環境進行互動。與此同時,老師從作為知識教育者的角色轉變成學生的行為和理想的定位器、指導者。
多媒體課件的特點相對突出:與傳統的媒體教學相比,表現力的內容更加真實,可以更加真實地反映豐富的大千世界,并且可以對抽象問題進行具體表達,復雜問題簡單化等;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具有簡單易用性,多媒體計算機方便操作,效率高;具有極大的共享特點,促進課堂的教學內容優化,提高課堂利用效率,是知識的共享更為廣泛。
多媒體交互在我國已經相當普及,已經被許多高校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同時在課件的交互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改進。
4.1 界面交互設計缺乏引導性
目前的多媒體課件交互界面語言設計比較混亂,一味追求設計形式的漂亮,卻在課件中參入了很多無用的垃圾信息,使交互的過程比較復雜,學生們無法真正辨別出有用內容。同時多媒體課件導航設計單一,使用不是很方便,通常只提供個別導航功能,沒有對設計進行整合,使操作較為不便,無法滿足教師和學習者的需求。
4.2 內容交互設計被淡化
當前大多數開發者對于課件的設計還是停留在外表形式階段,沒有深入內容層面。展現的內容也多以靜態為主。其實這些信息完全可以被制作者適當加工成更適合交互的信息,如交互動。在制作課件時要拋棄傳統思維,用一種創新的理念進行設計。
4.3 人際交互設計缺失
多媒體雖然為交互提供了便利,但是只是提供了人機交互,在人際交互上卻較為簡單。如小組討論等協同學習方式也應該被利用來提高學習水平,不能僅僅停留在人機交互的層面上。
4.4 學習者自身特點被忽視
必須根據學習者自身的學習特點來設計多媒體課件,仔細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從具體、多方面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又有系統性、針對性地去開發課件,提高課件的利用效率,完成對新意義的架構。
4.5 學習者體驗平淡乏味
多媒體課件在設計交互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多方面條件限制,不僅要使課件簡單易學,而且要提高舒心的用戶體驗,重視學生的勵志思想活動,用邏輯進行闡述知識,啟發他們對學習的思考,增強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主動性。
交互過程是在教學過程中一個舉足輕重的因素,遵循交互設計也是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原則。多媒體課件交互設計的內容相對較多而且任務量繁重。但是隨著和網絡技術的逐漸發展,如數據庫和編程技術的提高,人們會進行更加豐富的交互實踐。
[1]周中云.漫談網絡多媒體課件內容的交互設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5(07)
[2]周翼翔.CAI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4)
[3]陳麗.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J].中國遠程教育.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