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1月份我國生豬生產現狀及后期走勢分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虞 華 袁立林虞麗娜
(1國家統計局鹽城調查隊,江蘇鹽城 224005;2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龍岡統計站,江蘇鹽城 224011;3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鹽城市分公司,江蘇鹽城 224000)
豬肉終端消費需求低迷后市豬價上漲空間不大
——2017年1-11月份我國生豬生產現狀及后期走勢分析
虞 華1袁立林2虞麗娜3
(1國家統計局鹽城調查隊,江蘇鹽城 224005;2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龍岡統計站,江蘇鹽城 224011;3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鹽城市分公司,江蘇鹽城 224000)
“國慶、中秋雙節”過后,國內多數地區生豬結算價整體保持弱穩的局面,生豬市場在經過半個多月的小幅震蕩下跌后,在10月中旬末出現了微幅反彈態勢,下旬豬價反彈態勢有所擴大。可見供應不緊缺但也不過剩,市場業者多持觀望心態,價格穩中帶漲。9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同比下降6.1%,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5%,生豬產能仍處于相對低位,同時受環保政策影響,山東、河南等生豬主產省大批養殖場面臨拆遷和關閉,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趨緩,或將對四季度豬價形成有力支撐。短期來看,豬價難漲難跌。從全年的生豬價格走勢和供應局面可以判斷出生豬出現供應缺口的可能性極低,豬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預期豬價較難突破15.50元/kg。冬季是豬病的高發季節,提醒養殖場戶做好疫病防控,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措施,以防范疫病風險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生豬價格;生產現狀;豬糧比價;周期性波動;市場預期;生態養殖
“國慶、中秋雙節”過后,國內多數地區生豬結算價整體保持弱穩的局面,局部小跌。雖然需求不佳影響豬價,但是跌破14元/kg之后基本上已經降至養殖戶心理預期,可以說這個價位讓養殖戶很難接受,所以出現惜售情緒。生豬市場在經過半個多月的小幅震蕩下跌后,在10月中旬末出現了微幅反彈態勢,下旬豬價反彈態勢有所擴大,而且截止到10月末外三元生豬價格再次反彈至14元/kg以上。可見供應不緊缺但也不過剩,市場業者多持觀望心態,價格穩中帶漲。9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同比下降6.1%,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5%,生豬產能仍處于相對低位,同時受環保政策影響,山東、河南等生豬主產省大批養殖場面臨拆遷和關閉,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趨緩,或將對四季度豬價形成有力支撐。
2017年1-11月份國內生豬價格變動經歷了五個時期:一是春節穩定期(1月~2月初),期間飼料價格的持續走低使得養豬處于高盈利區間,2月5日豬糧比價仍達10.02:1。二是跳水探底期(2月初~5月底),豬價從2月5日的17.59元/kg跌到2月10日的16.90元/kg,后持續走低,5月30日已跌到谷底(12.71元/kg);三是止跌反彈沖高期 (6月~9月上旬),9月5日已沖高至14.48元/kg;四是震蕩回落期(9月上旬~10月中旬),40天時間下跌0.64元/kg,10月15日已回落到13.84元/kg;五是止跌慢漲期(10月中旬~),10天時間上漲0.14元/kg,10月25日已漲到13.98元/kg。
1.1 豬價跌幅大于肉價,四季度將進入價格穩定區間從近6年的價格監測資料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前三季度豬價、肉價不但會出現較大波動,并與往年同期比較出現較大價差,但進入四季度后,價格會趨穩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波動幅度變小,價差也縮小。價格監測資料顯示:2017年1-10月全國生豬出場價格平均每千克為14.86元,比上年同期的18.60元低3.74元,跌幅為20.1%。其中:1月份均價最高,為17.80元/kg,比上年同月的17.50元高0.30元;6月份均價最低,為13.24元/kg,比上年同月的20.20元低6.96元(圖1)。2017年1-10月全國豬肉批發價格平均每千克為21.45元,比上年同期的25.18元低3.73元,跌幅為14.9%。其中:1月份均價最高,為24.20元/kg,比上年同月的23.39元高0.81元;7月份均價最低,為19.83元/kg,比上年同月的25.78元低5.95 元(圖 2)。

圖1 2012年以來全國生豬月度平均出場價格走勢圖(元/kg)
1.2 豬糧比價已連續6個月保持7.2-7.7:1之間,養豬利潤大幅縮水,部分散養戶已經開始虧損。生豬養殖在去年全行業利潤飄紅之后,在今年出現大幅縮水。盡管今年養豬業還有一定的合理利潤,但是大豬企、規模場、自繁自養和散養戶的盈利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散養戶今年已經開始出現虧損。價格監測資料顯示:2017年1-10月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8.27:1,比2016年同期的9.65:1下跌1.38個點,低14.3%,其中:1月份比價最高,為 10.06:1;7 月份比價最低,為 7.23:1(圖 3)。

圖3 2012年以來豬糧比價變化圖
1.3 養豬場密集拆遷和洪災導致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下降。國家統計局統計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9月底生豬存欄42797萬頭 (圖4),比上年底減少了1.6%,同比減少0.2%。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9月份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量較8月份減少0.2%,較2016年9月份減少6.1%,2017年9月份400個監測縣能繁母豬存欄較8月份減少0.7%(圖5),較2016年同月減少5%。

圖4 2012年以來各月全國生豬存欄數比較(萬頭)

圖5 2012年以來各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數比較(萬頭)
1.4 新季玉米上量節奏加快,豆粕開啟季節性反彈行情。10月中旬,東北新季玉米上量節奏加快,部分東北深加工企業小幅提高收購價格以刺激上量,但糧源流至港口的數量增加令價格承壓。本年度東北地區新季玉米單產水平較樂觀,導致減產幅度或不及預期,且預計隨收割進度的加快,新季玉米供應壓力將逐漸增加并對新季玉米價格形成拖累。10月中旬臨儲玉米拍賣投放量增加至470多萬噸/周,10月下旬周投放量亦維持該水平,持續成交情況及陳糧出庫對新糧需求的替代,另外此前公告稱10月末陳糧拍賣將結束,市場關注焦點正快速轉移至新糧購銷上去。2017年1-10月全國玉米價格平均每千克為1.81元,比上年同期的1.94元低0.13元。其中:1月份均價為1.77元/kg;2月份均價為1.73元/kg;3月份均價最低,為1.71元/kg;4月份均價為1.76元/kg;5月份均價為1.79元/kg;6月份均價為1.82元/kg;7、8 月份均價最高,均為 1.87 元/kg;9、10 月份均價均為1.85元/kg。今年以來,美國大豆巨大的播種面積以及高預估的單產始終是壓制美國大豆的主要因素,正是這超預期的播種面積和持續超預期的單產水平以及對美豆供大于求狀況的預期,致使美豆大部分時間價格都在1000美分/蒲式耳之下。不過這種狀況在10月份供需報告公布后開始有所改觀,美國農業部十月供需報告對美豆單產的預估值與此前調增預期背道而馳,單產不但沒有如市場預期的那樣上調,反而從49.9蒲式耳/英畝下調至49.5蒲式耳/英畝,供需預期發生了逆轉,直接推動了美豆價格的上漲。報告下調意味著新作收縮,這也可能是個市場短期看多的信號,因為從美豆單產的調整趨勢來看,1990年至2016年的27年中,USDA僅有12年10月報告較9月報告下調單產預估,這就在這12年中,有9年11月報告出現繼續下調單產的情況。而 9年中又有7年最終單產繼續被調減。因此預計2017/18年度美國大豆單產很可能會在11月報告中繼續下調,這將對豆類產生一定支撐作用。目前來看,雖然豆粕周度庫存量仍然處在較高的位置,但是已由七月下旬的110萬噸以上下降至上周的80萬噸。依據季節性來看,至12月初之前豆粕庫存逐漸減少的概率較大,庫存的陸續消耗將給價格提供相應的支撐。從基本面來看,國內庫存壓力有所緩解,下游飼料廠庫存并不高,考慮到生豬、禽類養殖利潤的回升,以及供應端的季節性下滑,各方面因素對當前豆粕仍有較強支撐。況且美豆已處于利空出盡的狀態,后期調降單產的幾率也很大,后期豆粕逢低買入的安全邊際明顯提升。2017年1-10月全國豆粕價格平均每千克為3.21元,比上年同期3.09元高0.12元。其中:1月份均價最高,為3.60元/kg;2月份均價為3.48元/kg;3月份均價為3.39元/kg;4月份均價為3.24元/kg;5月份均價為3.18元/kg;6月份均價最低,為2.97元/kg;7月份均價為3.02元/kg;8、9月份均價均為3.04 元/kg;10 月份均價為3.12 元/kg(圖4)。 2017年10月第2周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3元/kg,與前一周持平,同比下降1.6%。

圖6 2012年以來全國豆粕、玉米價格走勢圖(元/kg)
1.5 仔豬價格并沒有受肥豬價格回升的影響。10月份仔豬平均價格已跌破33元/kg,創下了21個月以來的最低點,這是養豬人所期盼的。因為之前仔豬價格一直偏高,補欄仔豬風險偏大。預計仔豬價格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農業部統計監測資料顯示:2017年1-10月份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每千克為38.48元,比上年同期的44.19元低5.71元。其中:3月均價最高,為43.67元/kg,比上年同月的39.89元高3.78元;10月均價最低,為33元/kg,比上年同月的41.73元低8.73元(圖 7)。

圖7 2014年1月以來全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價格走勢圖(元/kg)
1.6 6月份開始豬肉進口量持續多月減少。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8月進口豬肉數量降到8.35萬噸,總量不足2016年同月的零頭,減少達10.85萬噸,同比下跌56.5%(圖8)。6月進口豬肉數量為9.01萬噸,總量不及2016年同月一半,減少達10.41萬噸,同比下跌53.6%;較5月下跌2.96萬噸,環比下滑24.7%。7月進口豬肉數量降到8.76萬噸,總量只是2016年同月的零頭,減少達9.58萬噸,同比下跌52.2%。截止2017年8月,進口肉累計為83.85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30萬噸。上半年月度進口肉數量仍比較高主要是國內需求較好,屠宰企業庫存偏低,并且豬肉價格所跌幅度與豬價跌幅相近,利潤較少并且收豬壓價失敗,進口肉有一定的成本優勢,進口一定數量的豬肉來滿足食品需求端的需求,還能保證較高的利潤。

圖8 2015年以來各月豬肉進口量比較(萬噸)
前期生豬市場以緩慢的下跌為主 (圖9),綜合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消費需求處于階段性低迷期,加之和生豬相關農產品價格走軟,尤其是對豬肉替代性較強的雞蛋和雞肉價格大幅走低,對豬價產生較大打壓;二是9月份開始生豬供應量的明顯增加造成供需失衡,階段性供略過于求的現象出現(圖10),豬價緩慢走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量為48224萬頭,同比減少0.2%,其中:第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量為16041萬頭,同比增長4.8%(圖11)。比較幸運的是,豬價的波動幅度比較溫和,即便是下跌也不是急劇的驟跌,這樣導致養殖戶還有一定的盈利空間。

圖9 2014年6月以來全國生豬價格變化圖(元/kg)

圖10 2015年以來1-10月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各月屠宰量(萬頭)

圖11 2011年以來各季度全國生豬出欄數比較(萬頭)

圖12 2011年以來各季度全國生豬出欄價格比較(元/kg)
10月下旬開始,生豬價格一改9月以來的下行態勢出現小幅上漲,但只是穩中帶漲,更多的是隨著市場趨向而小幅波動,穩定中稍稍漲一點,離全面上行還差得遠。10月下旬豬肉市場需求量仍無大范圍提升跡象,各屠宰廠日均生豬屠宰量穩定。尚未到需求旺季,多地生豬價格上漲乏力,屠宰場對漲價持謹慎態度。從消費面來看,當前市場需求仍然相對穩定,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長,真正的消費旺季還未到來。這一點表現在白條肉的價格變化上,據價格調查監測資料顯示:近期白條肉價格依舊微跌,這也就意味著屠宰場的利潤仍在縮小。這樣的大環境下豬價不存在大漲的基礎。從供應面來看,養殖戶選擇10月出欄的相對較少,并且持續的下跌使得養殖戶惜售情緒濃厚,這就使的在節日影響過后豬價便止跌回漲。北方地區的跌勢基本已經達到養殖戶的預期,出現微幅反彈,豬價或有逐漸趨穩的趨勢,但是局部仍有小幅漲跌,預計后期上漲動力不足,生豬價格短期以穩為主線。11月下旬至12月將進入豬肉消費旺季,加之產能恢復緩慢,將對豬價形成支撐。
短期來看,豬價難漲難跌。從現在的供求關系來看,豬價或依舊還有小跌的空間。但是此后隨著賣方市場看漲情緒和挺價情緒的增強,在加上需求端的提振,豬價下跌態勢或將趨緩,有望逐漸步入穩中調整態勢。不過即便有漲勢內短期內也主要以溫和為主,大漲無望。四季度是全年豬肉的消費旺季,且環保拆遷風暴有可能在11月漸進尾聲。短期內可供出欄的豬由過剩轉為偏緊,在12月、1月傳統的全民豬肉消費高峰來臨時,豬價進入實質性回升階段(圖12)。從全年的生豬價格走勢和供應局面可以判斷出生豬出現供應缺口的可能性極低,豬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預期豬價較難突破15.50元/kg。冬季也豬病的高發季節,提醒養殖場戶做好疫病防控,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措施,以防范疫病風險帶來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