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落地,從1980年開始推行的嚴格生育政策出現了歷史性轉折,作為過去近40年中國最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生育政策深刻影響了中國家庭的變遷,作為國家政策最直接的承載者,中國家庭也成為反觀社會和政策效用的微型鏡像。在本文中,作者試圖還原生育政策與家庭變遷的關系,剖析中國家庭變遷的基本路徑與模式。有別于西方家庭受工業化、現代化和城市化影響自然演進的特點,中國家庭受公器干預明顯,政策對家庭的控制力使本該屬于私域的意念和行為暴露于政治和公域之中。總的來說,由于政策的直接推動,中國家庭變遷呈現出變遷速度快、時間短的特點,在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較低的情況下生育率的斷崖式下跌引發了中國家庭外在和內在結構的一系列變化,表現出家庭規模小型化、家庭結構簡單化、模式多樣化、年齡結構老化、性別結構失常、生命周期重心后傾等現象。嚴格的生育政策對家庭變遷起到了催化作用,而如性別結構的失衡則屬于特殊政策之下具有中國特色的結果。此外,少子化還使中國家庭強化了向下的撫育功能,卻削弱了向上贍養的能力。生育政策以家庭為工具,試圖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極低時期通過對家庭生育行為的控制達到宏觀目的,但在此過程中政策對家庭的無意識破壞也遭遇了家庭自身調節機制與結構惰性的抗逆,使中國家庭變遷呈現出失態與穩態并存,在變遷中延續的特點。國家政策給中國家庭的長期發展能力帶來了巨大影響,而未來政府應如何修復家庭、提升家庭力則將會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楊菊華:《生育政策與中國家庭的變遷》,《開放時代》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