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肖俊清
白電:只有第一方陣沒有第二方陣
本刊記者肖俊清
雖然受到外部包括原材料價格高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影響,家電整體利潤率承壓,但龍頭企業依托產業鏈優勢地位,業績表現持續優于市場預期,尤其以三大白電和廚電龍頭營收、凈利潤保持領先。全年來看,基本面優勢下的業績高增長與確定性龍頭的估值溢價驅動板塊取得良好收益,同時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轉化決定龍頭家電股,將繼續成為防御性品種受到青睞。
12月9日上午,2017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發言中表示,格力今年的營業額增長了400億,但是利潤率達到15%,稅收一年超過了200億。簡單估算下來,2017年格力電器的凈利潤將達到驚人的222億元,PE也將迅速下降到11倍左右。可以說,長期藏利潤,賬面躺著近1000億元現金的格力,正逐步開始利潤釋放。
這種進入真實利潤釋放期的情況,筆者認為有三個因素。
1、這符合目前市場和上層引導的價值投資觀念,格力身體力行。
2、格力對于未來的業績增長依舊充滿信心,敢在這個節點上釋放消息。也就是在半年季度報第一次披露的對智能裝備等領域的多元化充滿信心。3、另外一種可能情況,未來的增長或有所降緩,可以對標微軟等眾多科技公司,當市場成熟,公司的市場地位穩定了,開始釋放利潤,大比例分紅。
不過從格力的市占率和空調行業前景來看,格力繼續跨步前進的概率更大,也就是筆者認為,前兩個因素的概率更大。
2017年空調出貨量將創造歷史新高,但拉長周期和展望未來看,2017年的空調出貨絕對量處在正常水平,并未形成透支。2017年空調出貨雖然增速較高,但主要是基數因素影響。穿透15和16年的非正常增長,可以看到17年的銷量與中長期增長是吻合的。
此外,深受地產周期影響的空調行業,地產趨向疲弱一直是市場擔心的問題。不過,根據民生證券數據測算,地產對家電需求的滯后會在半年至一年之間。這就意味著今年三四線地產的火爆對明年、至少是明年上半年的需求仍然有著強勁的拉動作用。從新房銷售比例來看,今年前9個月期房銷售比例達到82%,這意味著地產對家電的需求影響滯后期可能相對更長一些。短中期的空調市場并不悲觀,而中國2016城市戶均1.2臺保有量和農村0.5臺保有量,僅相當于日本1980年代的水平,與目前日本2.4臺戶均保有量差距明顯,市場天花板顯然未到。

圖一:全球主要家電企業估值對比
此外,2017半年報開始,格力單列的智能裝備9.62億元的營業收入,未來或將成為格力的新增長引擎。
與董明珠介紹格力2017年預估業績表不遠的時間,2017年12月1日—2日,美的廚電在順德基地召開規模浩大的內銷營銷年會,提出2018年“內銷超百億”的目標。業內預測,2017年美的廚電僅國內市場的收入就將超過80億元。
此前,美的廚電內部已對2017年業績作出預測:收入將突破210億元。210億元,若放在廚電行業的盤子里看非常亮眼。關鍵在于,這210億元的收入全部來自美的自營,而非通過收購做加法的方式來實現。
2016年,老板電器實現營業收入58.47億元;2017年假設老板電器全年增速是30%,則2017年老板電器總營收約為75億元。方太是中國另一大專業廚電企業,據媒體報道,2016年方太實現銷售收入約80億元,2017年收入目標是100億元。這基本宣布,最快在2018年,廚電領域的市場格局將徹底改變。微波爐、洗碗機、煙機、灶具,并稱美的廚電“四大金剛”。其中微波爐、洗碗機已形成“一騎絕塵”優勢;煙機、灶具成長極快。用美的廚電人士的話講:“2017年,中國煙機、灶具市場老大事實上已經易主,美的銷量鐵定雙雙第一。”
除此之外,在成為小天鵝第一大股東后,美的在洗衣機領域對包括海爾等老牌公司發動強烈攻勢,冰箱則穩穩位列前三甲。對于冰洗行業龍頭來講,市占率的提升是比需求增長的更穩定的增長來源。2017年前9個月洗衣機行業前五大品牌市占率較去年同期提升了2.48個百分點,而冰箱行業則提升了2.88個百分點。
而冰洗換代潮的來臨,將進一步強化行業龍頭的優勢。由于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的影響,2009-2011年的快速釋放,導致2012年以后冰洗等產品的需求乏力。但從2018年開始,隨著上一批產品陸續進入替換期,大批的更新潮即將來臨。而在空調領域對格力的持續追趕,使得美的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在白電多領域均能位列前三甲的企業。多領域龍頭品牌的聚合效益,疊加收購庫卡的機器人探索,美的無疑將繼續成為家電領域的翹楚。
2017年原材料的大幅上升對家電行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主要的原材料如鍍鋅板、銅等在一季度時的同比漲幅分別達到70%和30%,二三季度雖然同比有所好轉但仍處在高位。
但白電的行業競爭格局較好,龍頭企業均有著較強的話語權。成本端價格上升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壓制行業內公司的毛利率,但話語權較強的企業卻能夠通過提升產品出廠價,將成本轉嫁給經銷商和消費者。從三季報來看,白電龍頭格力、美的以及海爾的毛利率都僅是略有下降,但仍處于正常范圍,不過這一壓力對于中小企業將是難以逾越的障礙,未來龍頭把控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從估值上看,當前A股家電龍頭公司依然處在估值低估的狀態。雖然經歷了2017年的估值修復,但當前A股龍頭在全球家電龍頭的估值對比中依然處最低序列。而在基本面的對比上,中國家電企業無論在規模、核心競爭力、成長速度還是盈利能力方面均顯著優于海外龍頭(見圖一)。

表:主要家電公司業績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