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鵬,唐 勇
駐高原藏區某醫院2014-2016年住院武警官兵疾病譜分析
黃 鵬1,唐 勇2
目的分析駐高原藏區醫院2014-2016年住院武警官兵疾病譜,為當地武警官兵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據。方法調閱駐高原藏區某醫院病例庫中2014-2016年住院官兵的病案數據,按照國際疾病分類(ICD-10)進行系統分析。結果各系統疾病構成中,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消化系統疾病(20.25%),骨骼肌肉結締組織疾病(16.55%),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6.37%),呼吸系統疾病(13.73%),皮膚和皮下疾病(11.27%),泌尿生殖系統疾病(9.51%)。單病種中,胃腸炎、關節損傷、骨折、扁桃體炎、皮疹類、泌尿系結石為各年份住院官兵的多發病種。結論消化系統疾病、骨骼肌肉結締組織疾病、損傷、中毒和外傷等防治是駐高原藏區地區部隊衛生工作的重點,同時要重視呼吸系統、皮膚及皮下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防治,以及搞好相應健康宣教工作,有助于保障官兵健康,減少非戰斗減員。
藏區;武警官兵;疾病譜
駐高原部隊面臨著低氣壓、低氧含量、晝夜溫差大等一系列惡劣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其特殊的疾病譜[1]。本研究主要通過收集駐高原藏區某醫院2014-2016年的住院病歷,分析其中不同的系統疾病、不同的病種,最終,根據統計結果及分析,為醫院制定部隊疾病的防治對策、進一步搞好為兵服務提供參考依據。
1.1 資料來源 選取2014-2016年駐高原藏區某醫院住院的武警官兵患者568例次,查閱其相關住院病歷資料。其中2014年度收治住院官兵168例次,2015年收治住院官兵181例次,2016年收治住院官兵219例次。
1.2 研究方法 以患者出院第一診斷作為疾病構成分類統計。疾病分類以ICD-10為標準,訓練傷按照《軍事訓練傷診斷標準及防治原則》(WSB38-001)為標準進行統計[2]。同一患者同一疾病多次就診僅統計為1例次;同一患者不同疾病統計為多例次。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 2010進行數據收集和分類統計,數據以順位統計分析,采用構成比表示。
系統疾病占比位居前5位的分別是消化系統疾病(20.25%),肌肉骨骼結締組織疾病(16.55%),損傷、中毒和外因某些其他后果(16.37%),呼吸系統疾病(13.73%),皮膚和皮下疾病(11.27%,表1)。在單病種排序中,胃腸炎、關節損傷、骨折、扁桃體炎、皮疹類、泌尿系結石、椎間盤突出一直位列前10位(表2)。

表1 駐高原藏區某醫院2014-2016年武警住院患者疾病譜
本研究結果表明,駐高原藏區武警住院官兵疾病譜特征明顯,以消化系統疾病,骨骼肌肉結締組織病,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呼吸系統和皮膚及皮下疾病為主,與其他內地區域報道不同[1,3]。駐高原藏區官兵住院疾病排名第一的是消化系統疾病,主要包括是胃腸炎、肛周疾病、闌尾疾病、消化性潰瘍、腹股溝疝、功能性胃腸病,故部隊醫院應在衛生資源配置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提高對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急救、后送與治療的能力,加大衛生知識宣講力度。消化系統疾病大多數屬于慢性病,其中胃腸炎所占比例大,易造成部隊的非戰斗減員。有研究表明,軍隊功能性胃腸病患者抑郁、焦慮、恐懼等評分較高,軀體化癥狀亦較一般人多見[4]。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分析導致消化系統疾病多發的主要原因有:(1)在海拔2600 m及以上的高原,低氧導致胃腸缺氧是引起消化系統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2)駐高原藏區部隊,面臨復雜的藏區反恐維穩形勢,根據作戰任務要求,訓練時間較長、要求高、強度大, 同時官兵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導致消化系統疾病多發;(3)高原藏區因高山峽谷的地理特點,植被稀少,常年缺少蔬菜水果,同時西南地區多數有辛辣飲食習慣,膳食及營養結構搭配不合理;(4)高原藏區低氣壓使水的沸點在80 ℃左右,食物制作過程中,各種致病菌不能完全被殺死,可能導致官兵出現腹瀉。經過調查研究,為減少消化系統疾病,提高部隊的整體戰斗力,筆者建議應科學施訓,優化膳食營養結構、改變飲食習慣,同時提高衛生條件,督促官兵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駐高原藏區部隊生活及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導致其疾病譜與駐平原部隊存在一定差異[5]。與平原地區相比,高原藏區寒冷缺氧,官兵訓練難度大、強度高,特別是野外駐訓、拉練等科目對官兵身體機能挑戰較大,部分疾病的發生風險顯著增加[6]。分析結果顯示肌肉骨骼結締組織疾病(包括軟組織損傷、骨折、椎間盤突出等,以軟組織損傷為主),以及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共占32.92%,與肖青川等[7]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該結果可能與高原缺氧環境使身體靈活性、柔韌性、反應性相應降低,加之擒拿格斗、大強度的翻滾防守、高強度的撲倒、摔勤等訓練時間和強度增加有關,為降低部隊非戰斗減員率,在訓練高峰季節,衛勤人員應深入基層一線,了解官兵訓練傷情況,搞好防護知識宣傳,向組訓部門提出科學、合理的訓練意見,突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法則。

表2 駐高原藏區某醫院2014-2016年武警住院皇子疾病前10位排序
本研究顯示,呼吸系統疾病占13.73%,位列第4位,與王淑琴等[8]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可能由于近年來,隨著上級對基層醫療投入的增加,衛生員培訓幫帶有力,藥品和器械保障充足,體檢、巡診制度也日趨完善,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病在基層單位已能妥善治療,故呼吸系統疾病構成比明顯下降。
在單病種統計中,2014年位列第10位的是竇性心動過緩,查閱病例發現官兵常有頭昏、胸悶、乏力等表現。有研究表明,長期處于低壓缺氧的環境,交感神經趨于正常,甚至反射性興奮副交感神經,腺苷分泌增加,作用于竇房結細胞使其自主性下降從而心率降低[9],由此提示高原環境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影響極大,在高原衛勤保障工作中應重點加強對心血管疾病的排查,對于經過吸氧、營養心肌、休息等對癥處理后,癥狀仍無緩解的,應進一步排除器質性疾病。
運動性血尿是指劇烈運動或軍事訓練后出現的鏡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通常不易找到肯定的血尿原因[10],在2015年的單病種中位列第10位,占1.66%。有研究顯示,高強度訓練無氧供能過程會產生大量酸性代謝物進入血液,而血液內的堿儲備有限及攝入氧氣不足,血液pH值逐漸向酸性轉化,破壞了酸堿平衡,直接影響腎小球和腎小囊的濾過,進而引起運動性肉眼血尿[11]。由此提示醫務工作者對駐高原官兵應多開展健康宣傳教育,了解運動性血尿發生的原因和規律,消除緊張情緒;鼓勵官兵多飲水,科學施訓,防止疲勞訓練。如官兵出現血尿,要及早治療,暫時停止訓練、多飲水,可口服碳酸氫鈉堿化尿液,防止形成紅細胞管型堵塞腎小管,及時進行相關檢查確診,排除存在其他疾病或外傷的可能,加強醫學監護,定期復查尿常規。
筆者通過分析近年來駐高原藏區武警官兵的疾病情況,為當地武警官兵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同時也為醫院如何切實做好官兵服務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1] 劉軍桂, 孟建明, 張文全, 等. 駐高原高寒地區某部疾病譜特點分析[J].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2, 24(3):47-49.
[2] 楊筱筠, 付留杰, 劉 勇, 等. 312例軍事訓練傷描述性分析[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7, 25(14):1332-1334.
[3] 韓軼群, 馬寬軍, 張利坤, 等. 4523 m高原駐軍官兵門診疾病譜調查[J]. 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20):5450-5451.
[4] 王艷麗, 彭 建, 王 瑞, 等. 川藏線某汽車部隊士兵功能性胃腸病患病情況調查[J]. 西南國防醫藥, 2015, 25(9):1042-1045.
[5] 王晶晶. 某地區部隊官兵住院疾病譜調查分析及預防策略研究[D]. 西安:第四軍醫大學, 2016.
[6] 王 濤, 徐昕明, 周 盛, 等. 不同海拔高度地區部隊官兵高原駐訓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 西南國防醫藥, 2016, 26(3): 344-346.
[7] 肖青川, 趙志勇, 周童輝, 等. 高原山地藏區醫院住院武警官兵疾病譜[J]. 武警醫學, 2016, 27(12): 1241-1244.
[8] 王淑琴, 柯國萍, 段霄燕, 等. 武警高原某部隊2009年-2013年駐訓點病種分析[J]. 中國病案, 2014,15 (2):55-57.
[9] 王 旭, 鄭敬曦.高原地區中青年官兵心律失常監測分析[J].河北醫藥,2015, 37(22): 4395-3496.
[10] 李鑫宇, 劉丹穎, 單福軍, 等. 過度運動致急性腎臟病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14, 15(6): 512-513.
[11] 金 雷, 趙讀澤, 徐斌先, 等. 駐江蘇某部官兵夏訓期間運動性血尿發病情況調查[J]. 人民軍醫, 2016, 59(10): 996-997.
Diseasespectrumofhospitalizedsoldiersinaplateaumilitaryhospitalbetween2014-2016
HUANG Peng1and TANG Yong2.
1.Department One of Internal Medicine, 2. Department Two of Internal Medicine, Chengdu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ial Corps,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Chengdu 610041,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hospitalized soldiers in a plateau military hospital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of disease on the plateau.MethodsThe medical records of soldiers hospitalized between 2014 and 2016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database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ICD-10.ResultsThe top six diseases in terms of constituent ratios were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20.25%), musculo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16.55%), injury and poisoning diseases(16.37%), respiratory diseases(13.73%), skin diseases(11.27%) and urogenital diseases(9.51%). Gastroenteritis, joint injuries, fractures, tonsillitis, rash and urinary calculi were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among these inpatients each year.ConclusionsMilitary hospitals ar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musculo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injury and poisoning diseases. In addition, health education may help keep soldiers healthy.
Tibet; Armed Police Forces; disease spectrum
黃 鵬,本科學歷,醫師。
610041,武警四川總隊醫院成都分院:1.內一科,2.內二科
R824
(2017-08-02收稿 2017-09-18修回)
(責任編輯 武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