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孫樺 孫曉暉 范繼強 王芳
章丘孕育特色農品
文 /孫樺 孫曉暉 范繼強 王芳

近年來,章丘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根植章丘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依托豐富、獨特的農業資源,把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作為保護特色產品、彰顯品牌價值,提升品牌影響力、市場知名度和經濟附加值的切入點,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傳承和創新并舉,創造性地申請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總數達9個,位列全國各縣(市、區)前列。
章丘,地處齊魯腹地,轄18個鎮(街道辦事處),908個行政村(居),總面積1855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耕地面積76000公頃。章丘是一座物產豐饒的城市,孕育了章丘大蔥、龍山小米、明水香稻、鮑家芹菜等歷史悠久、享譽中外的名優農產品,哺育了勤勞智慧的章丘人民。近年來,章丘區先后承擔實施了農業部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整建制示范縣(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等多個項目,先后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市)、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獨特的地理環境,區域性、差異化的自然資源,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為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誕生奠定了基礎。章丘農耕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四千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代已有先民活動的足跡。南部三分之一的山區、丘陵,催生了地標名品——曹范核桃、趙八洞香椿和文祖花椒;中部三分之一的平原,孕育了地標名品——章丘大蔥、龍山小米、明水香米、鮑家芹菜和明水白蓮藕;北部三分之一的灘區、濕地,奔流不息的母親河幾千年的沖刷造就了幾十萬畝的黃河沖積平原和白云湖生態濕地,誕生了地標名品——白云湖甲魚。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的扎實開展,為全市品牌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章丘,地處泰沂山脈西段北側,東接淄博、西靠濟南、南依泰山、北臨黃河,位于海岱地區文化的中心。據考古學研究:史前文化時期(大致經過了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幾個階段),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就有章丘先民活動的遺跡。在小荊山遺址出土的哺乳動物遺骸中,以家豬為最多,有十余只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馴化家豬,并有牛、羊、馬等。西河、小荊山遺址的發掘,表明在西河文化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章丘先民們為了生息繁衍,從大山的洞穴中或茂密的樹林里走了出來,開始了最原始的農業耕作,以獲得足夠的食物。
章丘農業歷史悠久,農耕文化底蘊深厚,農業區劃多樣,千百年來形成了一大批獨具地域特色和獨特品質的農產品地理標志資源:章丘大蔥、明水香稻、龍山小米、鮑家芹菜……其中尤以章丘大蔥為最,它是唯一以“章丘”命名的地域名牌,以“高、大、脆、甜”而冠名中外,被譽為“世界蔥王”。其主栽品種“大梧桐”“氣煞風”是章丘人民世世代代提純復壯、推舊出新的碩果,為章丘地域所獨有;還有“一地開花滿坡香,一家做飯四鄰香”之譽的明水香稻,在1933年泰國曼谷首屆世界優質農產品博覽會上,以其“濃郁的香氣、優良的品質”被評為世界金獎,其代表品種“小紅芒”同為章丘市明水一帶古老的農家品種,是章丘人民千百年智慧的結晶;再有位列我國“四大名米”之首的龍山小米,春秋時期就有種植,據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當家品種“東路陰天旱”,穗呈錐形、剛毛紫色、葉型中寬、葉色濃綠,因在陰雨天時葉片呈現出其他作物干旱時葉片卷曲的性狀,故名曰“東路陰天旱”,主要分布在以龍山村石人坡為中心的東西5公里,南北10公里的范圍內,它是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形成的、適應該地區環境條件的特有品種……
泉水是大自然賜予章丘最寶貴的財富,百脈泉吐玉涌翠,珍珠翻滾;梅花泉跳躍若輪,綻放如花;墨泉奔騰而出,色如墨玉;眼明泉澄澈空靈,碧波無染……清澈甘甜的泉水出明水向北,一路清波碧流、蜿蜒而下匯成章丘人民的母親河——繡江河,她以獨特的風姿、寬廣的胸懷,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哺育著沿河的人民。在我國發源于山麓湖泊的眾多河流中,像繡江這樣出自泉群,妖嬈張揚于鬧市的河流,極為少見。你想,章丘有如此豐美的泉水,怎能不孕育出章丘大蔥、明水香稻、明水白蓮藕、鮑家芹菜等一批地標名品?
任何優秀農產品的誕生固然與當地的自然環境與獨特的種質資源息息相關,但是獨特、固有的栽培模式對其特有品質也是天造之成、密不可分。章丘大蔥以“蔥高、白長”而馳名中外,這一特質的形成與章丘大蔥固有栽培模式中的“培土”技藝密不可分,正是“培土”這一農耕技藝的代代傳承,才造就了今天章丘大蔥“世界蔥王”之美譽,今年6月,《章丘大蔥栽培系統》被農業部評為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鮑家芹菜“實心無筋、鮮嫩甜脆”能賣出180.0元/公斤的高價,與其栽培模式中“窖藏”技藝密不可分,正是這些獨特技藝的代代傳承,才造就了今天章丘地理標志農產品獨特的品質風味。
今天,在章丘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為保持章丘農產品固有的品質,百萬勤勞的章丘人民和農業科技工作者正以飽滿的熱情,秉承百年的“工匠精神”,致力章丘名優農產品資源保護、品種改良和新技術應用等研究,將以章丘大蔥為代表的地域名品打造成章丘農業文明的重要標志和珍貴的歷史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