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平
吟唱了一些詩詞與歌謠后,我發(fā)現(xiàn),許多的得到與得不到,構(gòu)成了它們的思想骨架,由此而生發(fā)的情感,便是這些句子的肌膚與柔腸。人的一生總是在追尋想得到的東西,正是“想得到”的愿望,促成了一個個生命執(zhí)著向前。然而,當(dāng)某個階段的愿望實現(xiàn)了,新的得不到又產(chǎn)生,于是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便如陽光下的塵埃,起舞飛揚。它們變成一首首詩歌和詞曲,飛翔在音樂的天空中。人生便在如許的吟唱中,不斷前行;一個又一個的美好,也被成就。
自《詩經(jīng)》始,中國的詩詞便有配樂的傳統(tǒng)?,F(xiàn)代詩雖然不再譜曲,可是由于一脈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每個吟誦它們的人,都可以利用漢語特有的音韻,亦詩亦歌地讀。讀海子的《以夢為馬》,我便有這樣的欲望。“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想,若類似的吟唱有一千次的話,我大概會給予它一千種深情的旋律。
總感覺海子的這句詩與一千多年前曹植的“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么這么說呢?
海子寫這首詩之前,曾說,遠方,除了遙遠外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也就是說,他對一個追夢者所要追求的遠方,有理性的解讀,卻絲毫未放緩腳步……這種“明知山有虎,故做采樵人”的精神,正是許許多多追夢者擁有的執(zhí)著精神。其中,當(dāng)然包括了曹植。
單看“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我們會覺得這句詩充滿精氣神,應(yīng)該是他激情澎湃之時的作品。卻不料,此詩作于他極端悲憤之際。
黃初四年,曹植和同母兄長、任城王曹彰,以及異母之弟、白馬王曹彪一起抵京。在此期間,“武藝壯猛,有將領(lǐng)之氣”的曹彰暴死。據(jù)《世說新語》載,曹彰是被曹丕毒害而亡。此詩,便是曹植在這樣的背景下,贈予和他一樣悲憤的白馬王曹彪的。
海子和曹植雖然不是處于同樣的歷史背景下,可是都知遠方并不如想象的美好,相反可能很殘酷,卻仍然以詩歌鼓勵自己和他人要懷揣志氣與夢想,勇敢前行。
所以,每次吟唱起這兩首詩歌,我都止不住心有所動。
是的,遠方很可能不美好,但是我們依然要心懷希望。
然而,更漏水是一滴一滴落下的,日晷是一點一點移動的,時光是一分一秒流逝的。那些激情與夢想,是否扛得住時間的單調(diào)與無涯?面對圓規(guī)般畫著圈的生活,我們會不會暈頭轉(zhuǎn)向?
不是沒有人對這樣的煎熬發(fā)出慨嘆?!皦粢矇粢?,夢不到,寒水空流。”幾百年前的蔣捷便如此嘆息。數(shù)百年后,情景仍未改觀,李宗盛在《給自己的歌》中唱道:“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你奈人生何呢?
答案通常有兩個,放棄或繼續(xù)前行。
若選擇后者,動力又在哪?激情能夠如同長明燈,永遠不滅嗎?
又有古今兩位詩人,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他們是立下精忠報國之志并畢生踐行的岳飛,以及從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xué)畢業(yè)后便心無旁騖地投身音樂事業(yè)的陳粒。
岳飛的答卷是這樣寫的。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p>
《滿江紅》堪稱岳飛的泣血之作。當(dāng)時的他率領(lǐng)岳家軍北伐,卻未得到任何外援,成為孤軍。在不得已之下,只好退回自己的轄地。想起半途而廢的北伐事業(yè)、奸佞小人的從中作梗,他思緒萬千,高歌了這首《滿江紅》。
即使三十余年的功名變?yōu)閴m土,萬里策馬殺敵的努力化作烏有,他也毫無退卻之念,而是發(fā)誓餐胡虜肉,飲匈奴血?!靶φ劇眱勺纸o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嚴(yán)酷的環(huán)境下,心懷家國夢的岳飛仍然保持著大義凜然的英雄膽識,無懼無畏的進取精神,苦中作樂的堅強意志。
陳粒的答卷則是如此寫的。
“我看過沙漠下暴雨,看過大海親吻鯊魚,看過黃昏追逐黎明……”她的答卷帶著太平盛世下生活的浪漫與平靜。當(dāng)旅行經(jīng)過荒無人煙的沙漠,遭受陽光的炙烤時,她會記住一場暴雨,因為它不僅恣意,而且美妙。她認為大海是鯊魚的保護神,后者看似強大,卻依賴海水的包裹與撫慰。她還把日復(fù)一日的日落日出,當(dāng)成愛的追逐,世界由此孕育了萬物。陳粒是一個能夠把簡單生活過得充滿智慧,并從艱苦中讀出快樂的女人。
你想實現(xiàn)夢想嗎?當(dāng)然想。
你能夠得到它嗎?不一定。
但是,別沮喪,當(dāng)你沒有得到它時,你一定得到了別的。它們是你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度過的分分秒秒,看到的形形色色。它們變成你的閱歷,促進你的成長。其中的酸甜苦辣,則化作我們歌唱著的或美麗或滄桑的詩詞與歌謠。
吟唱著這些詩與歌,你對得失會有新的體會———你的失去讓你成長,你的得到在時時刻刻間。你的美麗,則在于你不妥協(xié)地繼續(xù)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