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航
好萊塢動作電影《極限特工3》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全球衛星網絡被犯罪分子控制,罪犯揚言要讓每顆衛星定時墜向地球。為此,美國政府請來了身懷絕技的桑德·凱奇,由他帶領一組特工奪回控制設備“潘多拉盒子”。不過,看過電影的觀眾可能會產生疑問:人造衛星真的能那么容易就被控制嗎?太空中的衛星墜落并砸中人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呢?
迄今為止,世界各國累計發射了數千顆衛星。如果一顆衛星在“壽終正寢”后仍沿軌道飛行,就存在和新衛星相撞的危險。因此,國際條約規定,軌道高度在2 000千米以下的衛星,需要在結束使命后25年內落地銷毀。衛星結束使命前會收到讓其降低高度的命令,最終墜向地球———當然,因故障失控而自然墜落的衛星也不在少數。
從20世紀70年代起,每年約有200枚火箭和衛星墜落,最近幾年,每年也有50枚左右。衛星一邊繞地球飛行,一邊在大氣層稀薄邊緣的摩擦作用下,逐步降低軌道高度。當衛星落進高度在130千米左右的高密度大氣層后,由于空氣阻力增加,高度驟降,就會在摩擦作用下開始自燃。所以,它們大部分會在大氣層中燃為灰燼。這樣的話,每年只會有數枚衛星的零部件落到地面。
一般來說,衛星的零部件殘骸砸中人的概率是數千分之一,砸中某個特定人員的概率是幾十萬億分之一,遠遠低于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