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生活在鄉下,田間地頭就是我的樂園。
春天到了,我跟著奶奶往田間撒青菜籽,奶奶說:“雞毛菜小巧玲瓏,做湯吃最鮮美;蘇州青莖葉粗壯,炒著吃很嫩;調羹綠生命力強,埋在雪地里都不會凍死,留著冬天吃最好。”原來普普通通的青菜還有那么多品種,我頓時長了見識。
奶奶為了節省地皮,連田埂小路邊都種滿黃豆,奶奶告訴我:“這些黃豆也有很多品種呢,破皮瘋、牛踩扁、大青豆、紅油果子、六月白……”到了收割時,我幫奶奶在田間打黃豆,果真發現它們完全不一樣:破皮瘋的外皮是有小裂縫的,牛踩扁是扁圓形的,大青豆碧綠碧綠,紅油果子紅中帶黃,六月白是奶白色的……我幫著奶奶把它們收集起來,曬干留著打豆油。
田間地頭種滿莊稼,也特別招蟲。菜葉招青蟲,黃豆葉子引“豆毒”,蚜蟲喜歡吃甜玉米……奶奶說:“打藥水不好,會讓莊稼染上毒,手工抓蟲才環保。”于是,我每天早起給莊稼捉蟲,而這些害蟲也能讓院子里的雞鴨飽餐一頓。
奶奶經常給莊稼施肥,雜草也跟著搶營養,為了讓家人吃上綠色環保的蔬菜,奶奶從不打除草劑,而是每天頂著日頭去地里鋤草。奶奶告訴我:“你別小看這些野草,很多都是好東西。狗尾巴草可以治瘡癬,蒼耳可以治鼻炎,蛇莓果紅紅的,樣子像草莓,可以治療蛇咬傷。”
“這些野草還真是寶貝呢!”我拿起一棵野草放在鼻子邊聞了聞。奶奶連忙攔住我說:“你手上的野草有毒!”我嚇了一跳,忙把手中的草扔掉,好奇地問奶奶:“這毒草叫什么名字呢?”奶奶搖搖頭說:“我也叫不出這毒草的名字。”
我們正在地頭聊得歡呢,草叢里突然躥出一只野兔,我趕緊撲過去,可轉眼間,野兔就不見了,我頓時覺得非常沮喪。奶奶安慰我說:“孫兒乖,跟奶奶挖野菜吃。”我跟著奶奶挖了一大籃野薺菜,回家包餛飩吃,特別鮮美,又挖了蒡薺頭,切碎拌上豆腐丁,清肝明目。我吃著這些“野味”,一會兒就把野兔的事兒忘到腦后了。
盛夏,西瓜和香瓜都成熟了,可惡的刺猬常常會來偷取,它們把好好的瓜咬個洞,把里面的瓜瓤吃掉,只剩下一個空空的瓜殼子。奶奶決定抓一只刺猬給我玩玩,就制作了一個特殊的捕刺猬的籠子,我躲在草堆里“守株待兔”,等了好幾天,才看到一只刺猬賊頭賊腦地向瓜地走去,它看到了籠子里的香瓜,“哧溜”一下鉆到籠子里,說時遲那時快,我用力一拉繩子。哇!抓住刺猬啦!我開心得手舞足蹈,把它養在籠子里,每天給它喂瓜果。
稻子成熟了,一片金黃,大型收割機在田地間“嗡嗡”開過,將稻子整整齊齊地割下來,田間地頭還留下很多稻穗,我便拿著籃子跟著奶奶撿稻穗,這些稻穗引來了一群群鳥兒,它們嘰嘰喳喳在田間搶食,奶奶扎了好幾個稻草人嚇跑鳥兒,而我則揮舞著紅布趕走那些膽大的鳥兒。
如今,鄉下已經拆遷,我離開了田間地頭,來到了城里生活。我找來一個箱子,放在陽臺上,種上雞毛菜,奶奶在花盆里種上蔥蒜,但這些植物都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奶奶嘆了口氣說:“長不好嘍!還是鄉下的田間地頭好啊!”
在我心里,再好的游樂場,都敵不過鄉下的田間地頭。
(指導老師:吳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