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第12屆柏林田徑世錦賽上,當尤塞恩·博爾特以9秒58的成績打破自己之前創造的男子100米短跑世界紀錄時,人們非常震驚。人類速度的極限到底是多少呢?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馬克·丹尼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他分析了20世紀20年代以來的各種田徑賽事紀錄,發現比賽成績一般遵循這樣的規律,即逐步提高直至穩定。例如,女子100米短跑成績在1977年后趨于穩定,男子100米短跑成績一直在提高,很快就要達到極限。
速度依賴于人體強壯的肌肉和修長的四肢,由于人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一旦提高速度,就會增加一定的能量消耗。速度與能量消耗的比值是有限的,這一極限可能是百米9秒48,只比博爾特目前創造的紀錄快一點點。
不過,在達到這個極限后,即使肌肉再強壯,四肢再修長,人類也很難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