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倆一起做設計的最大好處莫過于分身有術,效率更高。著名法國設計師兄弟Bouroullec便是如此。不久前,我們見到了獨自來上海參加“設計慶典”活動的哥哥Ronan,又在米蘭會了會專程出席Cassina品牌新品發布的弟弟Erwan。雖然長相有著明顯差異,兄弟倆的設計方式卻出奇一致:他們總是善于洞察人們生活的瞬息萬變與未來社會的趨勢,并以最簡單的方式將其投射在自己的設計中。
早在1997年,他們就推出了模塊化廚房系統,顛覆了當時市面上常見的整套廚房定制設計,被意大利著名設計師Giulio Cappellini一眼相中,兄弟倆從此一炮走紅。隨著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旅行和搬家頻率增加,以及技術進步對現代工作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模塊化”的設計主張幾乎風卷了全球設計圈。兄弟倆并沒有停止思考設計如何適應越變越快的世界。Erwan坦言對此尚未有解答,“快速變化是產品設計的天敵,但人們現在又都需要快速變化!家具設計遵從永久性,但生活并非一成不變!我剛回了一趟老家,祖父母當年的家具仍然保存完好,但我不愿意再用它們,它們讓我聯想到極其刻板的舊時代,要按時去教堂、不可未婚先孕……如今,家庭變了、工作和生活方式變了,人們的想法也變了……我們是不是應該用盡可能輕快的方式進行設計?是不是應當創造全新的‘傳統’呢?”
今年米蘭設計周期間,兄弟倆首度與意大利著名家具品牌Cassina合作,推出了餐椅和置物架兩款新品。他們也繼續與包括MaRis、Vitra等在內的頂尖設計品牌合作。但Ronan頻頻提及自己合作的一些小眾品牌。后者缺少市場推廣的資金,獲得的曝光很少。他甚至主動在自己粉絲近萬人的Instagram賬號上發出產品圖片和海報,希望能為這些弱勢品牌贏得一點兒關注。這種天生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正與兄弟倆出生于法國西部農村有關。Ronan毫不忌諱地回憶起自己當年獨自離家赴巴黎上學,因為法語發音帶有濃重的口音,曾受過不少歧視。Erwan則坦言,他們的祖父母都是農民,這讓他們很能理解小公司的處境。“我們的第一興趣是制作物件,對大小品牌一視同仁,伺況世界本身就應當是多元化的!”Ronall在Instagram發出的圖片全是工作室自己拍攝的,“圖片制作也是產品設計的一部分!”他們深受多才多藝的設計夫婦Eames啟發,后者將設計視為一項持續終身的大項目,只要與之相關的事物,Eames夫婦都會嘗試。兄弟倆也認為設計的定義應比終端產品更為廣闊,“設計不只是創造產品,它同時也有溝通理念、傳播文化、塑造人們相處模式的作用”。
盡管設計了數以百計的產品,兄弟倆卻都不喜歡購物,也沒有收藏的習慣。Ronan在最近閱讀的一本書中看到了一組驚人的數字:在19世紀,一個普通歐洲家庭擁有200件物件。如今,這個數字上升至2000件。一個世紀內的指數型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設計界。“設計行業總在向人們銷售并不需要的東西。”Ronan自省道,“時尚行業的運作節奏正感染到其他行業,人們可以每個月買一件新衣服,但每個月買一把新椅子無疑會是一場災難!”在他看來,除了創造美好的事物,設計還應當關注可持續性、工人工作環境等社會性問題。
相繼有了孩子,兄弟倆的旅行計劃漸漸變少,家庭生活反而帶給他們諸多靈感與啟發。Ronan坦言,擁有一個7歲的女兒和一位支持女權主義的妻子讓他對媒體、廣告中出現的女性形象頗為敏感,并且他震驚地發現,在200多年前就誕生女權主義運動的法國,“婦女如今竟然仍是弱勢群體,受到不平等對待”。Erwan則從自己3歲和7歲的女兒身上看到了不受世俗約束的美好,“孩子們把家里玩得底朝天,猶如無拘無束的小動物,我很喜歡她們不受束縛、自由自在使用物件的方式。成人就容易陷入對家具和空間功能的固有思維,比如很多人拒絕在廚房里工作,認為只有在臥室床上才能親熱……我們為何不跳出框架,聽從自己的內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