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當面料設計師吳燕玲(Elaine Ng)第一次踏入貴州時,她立刻就迷上了這片土地。在青山綠水環繞的村莊里,婦女們坐在織布機和染缸前日復一日地勞作。樸素的工作方式和獨特的織染方法都令Elaine深深觸動。然而,這樣的手工面料由于語言、交通、圖案設計等方面的局限,往往僅在當地市集上交易,并沒有多大的流通價值。為傳統手工藝著迷的感到,要改善現狀還得靠設計,只是這一次,需要她設計的不僅僅是產品。
回到自己在香港的工作室,她發起了一項名為UN/FOLD的社會項目,旨在為這些從未聽說過“設計”的貴州少數民族婦女發展出一套可行的系統,讓她們能夠將自己精湛的手工藝轉換為對等的收益,在經濟收入和文化認同上同時受惠。“在我眼中,現在的設計是一個平臺、社區甚至系統;我們想改善的不只是個人生活,而是群體的水平。”
一次一次往返于貴州與香港,在拜訪了五六個村子、40多個作坊后,Elaine逐漸和這些語言不通的當地人建立起信任,也讓她們理解了自己想要推動的事情。她不僅培訓當地少數民族婦女的技藝,也請她們再傳授給更多村民,研發圖案摩登的靠包、圍巾等織物產品。為了持續這一項目,她花完自己的積蓄后,又申請到香港“信言設計基金會”(Design Trust)的支持。除了發展自己熟悉的織物產品,Elaine也開始思考如何將當地的織染方式、圖樣等延伸到更廣闊的家具領域。
桌椅往往是貴州當地人家里僅有的家具。但正是每家每戶都有的小板凳吸引了Elaine的視線。她試著將貴州傳統面料蠟染技藝發展到硬質的木材表面,竟然在凳面上成功染上了圖紋,延展了當地人對于蠟染的認知。她還在家具中沿襲了貴州獨特的八角形椅腿造型。這本是家具制作中的瑕疵一當制作凳腿和凳面的榫卯不完全匹配時,當地人常將凳腿四角斜切削薄后插入,也就形成了八角形。這種手作的瑕疵在Elaine看來獨具美感。但要將隨機的斜切變成標準化的家具制作,令她跑遍了當地作坊才得以實現。
很多前往貴州采風的設計師都受限于當地織布寬度只有半米、很難制作大件作品的局限。以村民利益最大化作為首要考量的Elaine卻很快想到了變通之道:為何不放棄當地的織布,去別處采購面料來貴州蠟染圖案呢?如此一來,傳統手工藝與當代美學的結合之路立刻開闊起來。除了板凳,Elaine開發出沙發、屏風等作品。當她帶著15件家具的設計稿找到家具品牌StellarWorks時,作品中獨特的圖案和她與貴州婦女合作的故事立即打動了對方,決定推出聯名限量設計。首批上市的屏風、床頭柜、沙發圖案等物摩登、做工精致,將貴州傳統手工藝升級到當代設計層面,也讓Elaine和貴州婦女們獲得了來自外部的認可。
目前,Elaine在當地已培養出一支平均年齡為45歲、自給自足的小團隊。這些貴州婦女們所做的事情也讓子女回家探親時感到了自豪。Elaine希望能夠通過這一項目,逐漸吸引年輕人回歸家鄉,將少數民族寶貴的手工藝遺產如貴州綿延起伏的山脈般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