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朦朧馬背眠,遠處淡淡起茶煙,殘夢曉月天?!?00多年前,松尾芭蕉在他的旅行紀文《野曝紀行》中,寫下了這首關于羈旅、詩情與禪心的俳句。在這里,茶煙與旅人相隨,構成一幅淡遠而雋永的畫面。后來,這位俳人還有過一次更有名的旅行,其間的見聞感悟寫成了著名的《奧之細道》。有人曾將他走過的這條奧州小道與張騫走過的絲綢之路并提,一條細謐幽微、一條豪壯闊大,但在這兩條臻于極致的旅行之路上,茶,都是不可或缺的東方味道。
茶一直是流動的,但流動中的茶給予人心的卻恰恰是漂泊中的一份安定。這便是臺灣百年茶莊王德傳的第五代傳人王俊欽跟路易威登進行這次“茶人的旅行箱”合作的緣起——“因為自己走到哪里都會帶上心愛的茶具,所以一直想有一只專門的茶人旅行箱,可以不怕碰破茶器,又能坦然展示茶席。”于是他與路易威登一拍即合,推出了分別為33件套與11件套的“茶人的旅行箱”。“前者為全套,后者為便攜套,適應不同需求,但都是為了那些想在浮云繁世中好好喝一杯茶的人而準備?!?/p>
為了好好喝這一杯茶,千百年來的東方人可謂費盡心思,燒什么炭、用什么水、選什么壺、執什么杯……“道具”種種皆有講究。而這次,當東方的茶攜手西方的箱子,王俊欽為它們找到的“鵲橋”即是——手工精神。王俊欽請來現代藝術家戴宏洋設計雕塑感十足的鼓形金屬起炭爐,專程找日本職人手工打造的銀壺,憑交情邀臺灣制筆名家郭小小特制的用老香妃竹制成的養壺筆……“至于這張由藺草編成的茶席則是到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家‘三顧茅廬’才得來的,還不得不使出了激將法她才肯出山來編!”當然,王俊欽自己私藏的宜興老壺也被低調地納入箱中,既都為愛茶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是茶人之間的彼此尊重吧。
王俊欽自幼跟著爺爺喝家里茶缸中的“大紅袍”,那時老人要求家里小孩步行要緩、說話要輕,“所謂好茶,也要品得到那在口中回味無窮的悠長美韻?!彼蜗蟮貙⒉柘惚扔鞒擅郎倥?,茶韻則如花解語,在旅行途中有人或許期待艷遇,但有人則更愿意有個懂得的人在身邊紅袖添香。王俊欽是后者,所以他為這只“茶人的旅行箱”準備的也是更加注重韻味的烏龍茶。“這次的茶箱配置是以潮州功夫泡的道具為主,而這種泡法最適宜表現的就是烏龍茶?!彼暨x了兩岸的6款著名烏龍茶,以美器示之、時光充盈之、手工溫度摩挲之,這或許就是我們用現代手法求得的一杯能與古人神交的好茶湯吧。
而著名設計師陳幼堅與路易威登的此次跨界合作,其靈感則來源于他自己的收藏。談起這次的合作初衷,他飲一口茶,興奮地說:“其實是我提出來的!我一直收藏LV的古董箱子,各種尺寸都有,持續了10多年。在我眼里,它們并不只是箱子,還可以當家具,更是藝術品,我常常看著這些箱子,心生創意的想法,有時會把它們改造成不同功能的香檳箱或化妝臺,享受生活中的設計樂趣。”而茶箱的概念,又與他多年喝茶的習慣和感悟相關?!拔蚁M總€箱子打開就是一個故事,而茶正好是這故事的楔子?!痹陉愑讏孕闹?,箱子代表旅行,茶則代表東方傳統文化,將茶和旅行聯系起來,正如絲綢之路的往事。“很久以前,我們滿載著茶和絲綢從東方出發,踏上去往西方的旅途,這條絲綢之路既是旅行,也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紐帶。”何不用茶箱再現這段故事?“茶之旅”茶道硬箱這個創意就這樣在他腦中成形。
除了設計,陳幼堅也是多年的愛茶人,做過很多與茶相關的設計。于他而言,喝茶是件輕松舒服的事,不需太多儀式感。因此在設計這款茶箱時,他更注重使用者的身心體驗,而不僅是表象觀感。他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出發,將茶具、書籍、音樂、香氛、茶點,甚至中國傳統桌上游戲……巧妙地搭配在每一個抽屜里,不同的抽屜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拔矣H自挑選了茶具、音樂,它們代表著喝茶時的優雅狀態。”
細細打量這款“茶之旅”茶道硬箱,會發現另一個設計秘密——打開箱子,從正面水平看過去,各個抽屜的線條隱約組成一個“茶”字。陳幼堅坦言,為了構成這個“茶”字,他真是費了不少時間。對于西方的工匠來說,中文字體的結構和比例很陌生,所以抽屜的大小和數量必須經過精密的計算。為此,他親赴巴黎郊區的路易威登Asnieres故居工坊,和工匠們討論茶箱細節及選料,反復調整、修改,才最終得到滿意的結果。盡管現在看來,這個“茶”字并不張顯,倒與他的設計初衷更加吻合——“中文和茶葉,恰恰都是包容和低調的。”而這次中國茶與路易威登的攜手,正如同東西方文化在漫漫時光之路中的又一次邂逅、陪伴、一起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