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總是這樣,一場秋雨一場寒。看著秋葉搖曳的舞姿,想著那句“一個人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的箴言,感慨萬千。嚴志斌的故事也因此溫潤了這個深秋,走進了記者的內心……
嚴志斌,大眾機械廠電路注塑事業部電鍍工段工段長。1986年參加工作,30多年來一直扎根電鍍生產一線,因工作業績突出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廠級勞模。1999年7月,他開始擔任電鍍工段的工段長,帶領著工段22名職工奮戰在高危、有毒有害的生產一線,踏實、敬業,默默堅守,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生命的真諦。
安全面前不讓步
那是今年國慶前夕的一個周末,沒有提前預約,記者在大眾機械廠新聞中心一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直接走進電鍍工段。一股濃郁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四周各種各樣的池子,池壁上粘著各種粘液,各種綠色、藍色粘稠的液體翻滾著,不斷冒著白色的泡泡,仿佛不斷提醒著人們,“我很危險請勿靠近!”
這就是電鍍工人們的工作環境。因為是有害作業,大家進入廠房前都要穿戴整齊,橡膠防護服、高筒防護靴,頭戴“豬嘴”(空氣呼吸器),夏天這副裝備一上身,奇熱無比,工人們常調侃:自帶汗蒸房。但就是這樣的環境,這樣的衣服,嚴志斌一穿就是30年,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不管多熱,都要把裝備穿好,這是保命的東西。”
郭瑋是鍍鋅組去年新進廠的一名職工,今年夏天,酷熱難耐,正趕上單位有批緊急任務,嚴志斌為了保任務,同時又考慮到大家的身體狀況,要求工段職工4個小時一更替,輪流出工。輪到郭瑋上工,他只簡單帶了手套,穿了防護鞋,赤膊就往里跑,嚴志斌看到立即叫住他,還沒等嚴志斌開口,郭瑋就不耐其煩地辯解道,“我會小心的。任務緊急,不能耽擱,段長您就放我進去吧!”“不行!干咱們這行,接觸的都是強酸、強堿、有毒有害液體,心存僥幸會害了你!”看著嚴志斌嚴肅的表情,郭瑋沒辦法嘟囔著嘴去穿防護服了。
嚴志斌在這行干久了,看的事故多了,心里那根弦也越繃越緊,他寧愿受大家埋怨,也要用嚴格要求來體現對每一名職工的愛護,在他看來,保安全就是保進度。
近兩年,電路注塑事業部為電鍍工段填充了不少“新鮮血液”,嚴志斌內心興奮,他明白有新人加入才意味著這個工段有未來。他深深珍惜著這幫能來艱苦崗位的新人。生活中噓寒問暖,工作中悉心指點,新人對業務不熟悉,他總是不厭其煩,耐心指教。
記得有一次,單位接手了一批航空軍品的表面處理任務,零件非常精致,工藝要求極高,車間的同志們就跟嚴志斌說:“這批活就別讓年輕人接手了吧?”嚴志斌卻有自己的想法。“工作經驗都是積累出來的,必須多看、多干。”嚴志斌對記者說。他每種材料挑選了一件典型的產品,把年輕人召集在一起,一件件詳細講解、手把手示范;老同志們干活時,他也要求年輕人在旁邊觀察、揣度。在嚴志斌和工段老師傅的傳幫帶下,新人們很快上手,短短幾個月下來,都能夠獨立完成任務。看著新人們成長起來,嚴志斌內心說不出的喜悅,每每遠眺,眼里都閃爍著希冀的目光。
嚴志斌到底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車間的同志眾說紛紜,有人說看他在工段搞調度,來去匆匆、干活麻利,肯定是個急性子。有人說,他對年輕人很有耐心,手把手教,錯了不指責,多鼓勵,應該是個慢性子。還有人說,老嚴琢磨事,那個沉靜啊。
的確,嚴志斌打從業開始就是“表面處理”出身,雖然現在進入管理崗位,但是遇上難點,他還是很愿意“摻和一把”的。說起他的技術攻關,去年,一家老客戶前來“找麻煩”那件事令大家記憶猶新。
這是一家和電鍍工段有著十幾年業務聯系的老客戶,一直對電鍍工段的表面處理水平非常滿意。但是去年,卻接二連三地發難,幾次三番要求加工品返廠,不管怎么干出來的活,就是過不了關,這讓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嚴志斌不聲不響鉆進了廠房,一待就是一整天,他自己反復琢磨、試驗,兩天后,他變戲法般地拿出了兩件樣品,讓人送到了老客戶手中,直到確認樣品通過驗收,他才松了一口氣。原來這兩天,他對零件的材質進行了認真研究,對氧化方案和工藝路線多次揣度,面對新型材料,嚴志斌網上查資料,反復試驗,最終找到問題的癥結,通過“熱水封閉”,把技術難題一舉攻克,使整個氧化的質量得到提高。
這就是嚴志斌,多年來忠于職守、愛崗敬業、腳踏實地,不發言時悶聲思考問題,一聲令出人人敬佩動容。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崗位責任,他希望有朝一日,電鍍工段蒸蒸日上、兵強馬壯;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退休離崗,職工們都能成為行家里手、崗位楷模。
一個人的生命究竟多長算長?嚴志斌說,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作為企業里兵頭將尾的工段長,他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還很重,他還要繼續努力,去體味生命里周而復始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