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些有抱負的年輕人希望通過自己創業獲得事業的成功。然而,創業成功者畢竟是少數。曾有數據統計,在近年來新創辦企業中,至少有50%在半年內倒閉。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初創企業關門大吉呢?
就技術創業來看,從技術到商品,需要走的路途很遠。而從一個想法,到被人認可,再到能產生實際的價值和收入,也需要走很遠的路。在創業路上,有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可能遇到的困難。在“5分鐘熱情”散去后,公司也將面臨倒閉。
因此,創業之前必須要認真思考、反復評估后再行動,除了要有足夠的資源準備外,心理準備也很重要。
首先,創業者得先問問自己為什么要創業,是否有足夠的決心,是否愿意承擔風險,是否具有綜合全面的素質或者專項技術特長?
其次,創業者還需要清楚,資本、行業經驗、客戶資源、技術創業、商業運作、競爭手段……這些創業成功的核心資源是否具備。
一些創業者迫于生存的壓力,希望多賺點錢。他們在創業之初,事業往往并不順利,甚至沒有所謂的事業,創業選擇具有盲目性。在創業之初,創業者對于行業選擇、盈利模式都是一片茫然。
再次,創業路途漫長,需要足夠的耐心和耐力,創業者需要做好持久戰準備,一些企業往往在馬上抵達終點時,選擇了放棄或者倒在了距離終點線一公里的地方。
最后,創業最大的風險是什么,最壞的結果是什么,創業者得問自己是否能承受。創業不能只想到樂觀的一方面,還需要對風險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否則,一碰到現實狀況與想象不一樣,心理就會先崩潰,最后自己被自己的心理打倒。
很多創業者的失敗,都是與創業前心理準備不夠有直接關系。回答清楚以上問題之后,再決定是否創業也不遲。如果時機和心理都沒有準備好,進入一家成功的企業打工也是不錯的選擇。
很多企業會有發展新項目的需要,這也給員工提供了企業內部創業的機會。從企業內部創業,企業可以提供雄厚資本實力的支持、管理的指導、綜合資源的共享、業務資源的利用、品牌形象借助等,如果創業公司的業務與母體公司的業務有延續性或關聯性,創業起來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