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眼保健操,現在開始……”無論是“70后”還是“00后”,對眼保健操開頭的幾句口號大概都不陌生。然而,眼保健操做了這么多年,“小眼鏡”還是不少,孩子的近視發病率甚至越來越高,那么,這操還要再做下去嗎?眼保健操真的有用嗎?
“近視眼的成因之一是長期看近處,導致睫狀肌調節痙攣。眼保健操的設計初衷是想通過一種方法讓睫狀肌周圍放松,增加血供,達到延緩近視發展的目的,不能說沒有用。”北京中醫醫院眼科主任楊迎新說。
據介紹,眼保健操通過刺激眼周的穴位,主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調節睫狀肌的麻痹狀態,使其處于放松狀態;二是增加眼部的血供,眼睛的血流增加后,也有利于睫狀肌放松。
在中醫領域,眼保健操出現了“升級版”。國醫大師賀普仁根據中醫的經絡學發明了“賀氏三通法”,該方法主要由對眼睛周圍穴位進行電梅花針叩擊治療、雷火炙,以及“貼耳豆”三種中醫技法組成,相當于“醫院版”的眼保健操。
楊迎新介紹,假性近視的原理主要是睫狀肌調節痙攣,現稱為調節滯后。“對假性近視的治療要重視。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近視度數每年會增加50度,采用一定的方法治療,每年可能只增加約20度,能讓孩子延緩發展為真性近視。”楊迎新說。
那么,預防、延緩近視都有哪些方法?多位受訪眼科專家建議,減少近距離用眼、增加戶外活動、追蹤屈光發育情況、及時篩查佩戴眼鏡等都對預防、延緩孩子近視的發生、發展有積極作用。
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說,減少近距離用眼及增加戶外活動是防控近視的有效手段。建議孩子近距離用眼半小時后,向遠處眺望或做做眼保健操緩解一下疲勞。現在很多孩子經常處于室內環境,對保護視力不利,課間休息時應到戶外活動。有循證研究表明,每天2小時的戶外運動有助于降低近視發生、發展的機率。
李莉建議,對于有近視遺傳因素或喜歡近距離視物的孩子要早做篩查,健康用眼,一旦確診是近視就要配戴眼鏡。如果不配戴眼鏡,孩子為了看清遠處的物體,眼睛會過度使用調節功能,反而會加速近視發展。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研究員李仕明說,近視發生、發展的主要年齡在6~12歲,隨著眼軸發育,少年兒童平均每年近視度數增加50~75度。孩子的視力變化和身高體重是一樣的,符合一定的年齡規律,因此建議給孩子建立連續的視覺健康檔案,追蹤屈光發育情況。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