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有一個示范項目“智慧校園建設工程”。作為阿里的下屬公司,菜鳥驛站的實訓基地很快引入阿里的優秀講師資源,為創業學生提供定向實習崗位,建立創業交流沙龍,孵化學生創業團隊。
華東理工大學的眾創示范基地計劃每學期提供1000人次的物流實訓機會,扶持15到20家學生創業團隊,建立學生創業交流沙龍,每年提供500名實習面試機會,將雙創號召輻射全校15000名師生。
菜鳥驛站通過平臺連接起有意愿加入末端生態建立的個人,利用其閑散店鋪空余資源,組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快遞末端服務平臺。這一平臺,因其社會化屬性吸引了眾多創業人群加盟,部分解決了就業問題。目前,4萬個社區菜鳥驛站,為超過5萬人提供了就業和創業。
而在全國,校園驛站覆蓋了將近1800所高校,已累計為800多個學生創業團隊提供支持,提供10萬余人次社會實踐和兼職機會。
隨著商貿物流的繁華,快遞包裝物品正逐步成為我國生活垃圾的“主體”。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資源浪費嚴重、回收使用率極低。據統計,我國一年快遞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可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僅封箱膠帶就可繞赤道數百圈……
馬云曾表示,希望物流行業和菜鳥一同研究,讓中國的物流真正成為未來世界的物流,讓中國的物流變成綠色的物流。
如今,菜鳥在全國的社區和校園驛站都開展了紙箱回收計劃。上一個消費者用完的箱子可以就地留存,下一個寄快遞的人用回收箱再次快遞,實現末端再循環。趙雪和關林都表示,在創業的同時將會更注重環保、綠色和科技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