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山西省內各大景區的游客承載量都不小,人流量一旦超預警難免會發生意外。如今,工作人員通過一塊大屏幕就能夠同時看到山西省內幾十甚至上百家景區的實時情況,發生任何情況都可以及時和景區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這是一個擁有多個監控鏡頭的大屏幕,通過大屏幕可以實時監控及預測當地景區人流量,并對景區內人流量進行預測和預警。目前,山西旅游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還在前期籌備中,預計年底前建成。該平臺建成后,旅游大數據的應用障礙將被逐一打破。
據了解,山西省內已有68家重點4A級以上景區納入“全省重點景區游客流量動態監測系統”,該系統是基于對移動手機服務基站信號的數據抓取從而進行分析。
除監測外,平臺的另一大亮點就是應急指揮。當省內某出境團隊在國外遭遇突發狀況,平臺將以大數據為驅動,采集日常旅游管理的業務數據并將應急要素加上標簽,進行后臺挖掘與前臺可視化展現,幫助主管部門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即刻掌握旅游團隊的基本情況和所處位置信息等,而后迅速啟動緊急救援預案。
旅游和大數據的結合不僅能促進各大景區更好地提升服務及營銷決策,還能夠幫大眾做好出行計劃。前不久的“五一”小長假中,晉城市皇城相府景區開通了免費公用移動WiFi,覆蓋了景區全部區域,游客盡享“零排隊,快入園”的便利。另外,洪洞大槐樹景區的電子導游,王莽嶺景區與同程網、攜程網等14家旅游網站合作,實現線上預訂、線下取票,各大景區通過各自的智慧旅游平臺為廣大游客帶來了便利,也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
隨著大數據應用日益廣泛,省內多家景區、旅游企業,甚至多個地市都在積極開展大數據方面的信息應用。比如,大同云岡正著重打造數字化平臺——“智慧云岡”。游客在景區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即可享受預約購票、語音講解等服務,管理人員可隨時了解洞窟溫濕度、游客密度等情況。長治也正通過開展景區智慧服務平臺,達到一站式查詢景點詳情、自主挑選導游、通過藍牙接收景區語音講解等功能。而山西商務國旅、東方國旅等旅行社也相繼推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降低管理成本,并利用大數據進行旅游線路研發與營銷。
依據《山西省大數據發展規劃(2017~2020年)》,未來四年中,山西省旅游產業將借助大數據展開“新藍圖”,開展文化旅游大數據示范應用。依托大數據應用,進一步梳理山西省特色古建宗教、晉商文化、尋根覓祖、太行山水、黃河文明、紅色經典等文化旅游資源。通過虛擬現實等技術應用,實現五臺山、云岡石窟、平遙古城等世界級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應用體驗。
山西將通過大數據挖掘、整理,匯集全省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信息,全方位展現山西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建立“華夏文明、表里河山”數字傳播體驗中心和旅游形象工程,打造世界級數字化精品工程。建設山西文化云服務平臺,推動全省文化載體數字化和智能化,推進大數據在文化資源管理、文化公共服務、文化產業服務等方面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