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翟澤宇 5月10日,記者從太原市政府獲悉,《太原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十三五”(2016~2020年)規劃》出臺。到2020年,太原都市現代農業建設將取得明顯成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
“十三五”期間,圍繞都市現代農業應具備的生產基地功能、生態屏障功能等,太原計劃著力構建由都市內部圈層、都市外圍圈層(都市近郊)、城區外圍圈層(都市遠郊)組成的三級圈層都市農業功能框架。
都市內部圈層,是由城市中心區域和部分近郊區組成的城市發展圈。位于中環路以內,包含了迎澤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的中心城市區域及周邊尖草坪區、小店區、晉源區的部分中心城市區域。主要功能為:主要針對都市居民的需求和城市的自身特點,力促非食用農作物的種植以及溫室大棚的建立,形成新的財富增長點。
都市外圍圈層,是由城市中心區域外圍及近郊區域組成的城市近郊發展圈。位于中環路以外,包含了尖草坪區、迎澤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晉源區、小店區的非城市中心區域。功能為城市優質農副食品供應基地。通過充分運用城市的科技、資金、市場、信息等優勢條件,為國內外市場提供名、優、特、新類農業精品,為市民創造優美的生態環境,并實現旅游、觀光、休閑等多種功能。發展重點為建立農業高新技術園區、綠色園藝業等。
城區外圍圈層,是由城區外圍組成的發展圈,包含清徐、陽曲、婁煩、古交4個縣(市)。主要從事專門性的農業生產,在發展規模農業的同時,因地制宜地發展優質谷物、蔬菜、林果、畜牧和種子種苗等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