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幼兒教師作為人生的啟蒙之師,對幼兒的影響是長期的,也是最深遠的。她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在兒童們稚嫩的心靈激起層層漣漪。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群無私奉獻、積極進取、不斷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為幼教事業作出貢獻的優秀教師。
一、做幸福的幼兒教師,熱愛幼兒是本能
愛是情感和情懷,明白投入情感工作和盡職盡責工作的區別,有教育情懷與冷漠對待的區別,有家國情懷和悲天憫人的修養。
在張瑜老師的班上,有個小朋友叫趙浩宇。他性格膽小、內向,剛來時從不跟同伴玩,也不說一句話,甚至不吃不拉。看到他這個樣子,張瑜老師很心疼。于是,每天都主動接近他,不愿其煩地哄他、喂他吃飯;有時甚至自己不吃飯也希望他能吃進一口。多少次喉嚨沙啞、多少次想放棄,但出于對幼教事業的熱愛,張瑜老師忍了下來。一個多月后的一天,趙浩宇小朋友終于肯自己拿著勺子吃飯了,當時張瑜老師的心情是無法形容的,她是多么的喜悅、欣慰啊,然而淚水再也止不住地流下來了!早操時張瑜老師手把手地教他做操,用親切和藹信任的語氣與他交談,使他增強了自信心,逐漸變得活潑開朗了,三個多月下來,他終于可以自己做早操了。后來,趙浩宇畫了一幅漂亮的畫送給了張瑜老師,并且對張老師說:“老師,我愛你!”之后趙浩宇不好意思地連蹦帶跳回到了座位上。他簡單的話語,溫暖著老師!
二、做幸福的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是關鍵
第一,主動豐富知識。通過理論書籍、專業書籍、專業技能、優秀期刊等充電。一次我的班上開展了“恐龍秘密”的主題活動,實話說,事先我知道的內容并不比孩子們多,每當孩子們發問,我只能以查找資料為由避開孩子們的問題。看到孩子們的探究欲望越來越濃,我趕緊和孩子們一起創設環境、收集相關資料、提供可供學習的空間,讓孩子們在特定的環境里自主地捕捉相關信息,有爭議性地進行學習。而我呢,也每天遨游在那些恐龍的書籍里汲取養分,以滿足孩子們那突如其來的發問。我和孩子們一起上網,一起看動畫片,一起制作恐龍,一起發現、討論所遇到的問題。就這樣,我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
第二,修煉帶班能力。上學期,我園先后派出申彤等六名教師到北京、上海等地學習參觀,每次老師們都認真記好筆記,回到班中翻版實踐,在行動中把從別人處“所看所想”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還記得去年申彤老師帶大班時,每次午餐申老師都發現小舞臺上那些已吃完飯在玩自帶玩具的孩子們聲音特別吵,矛盾不斷,總有人會來告狀。問題出現在哪呢?于是連續幾天午餐時,申老師都坐在小舞臺上和這些孩子們一起玩,終于找到了“癥結”所在——原來是她們活動的空間太小,孩子們扎堆在一起避免不了會磕磕碰碰的。于是申老師擴大了午休時幼兒活動的空間,從小舞臺分散到教室里各個活動區。幾天實行下來,果然孩子們變得有序、安靜了許多。教育從來不是高、大、空的口號,而是在點點滴滴中的潤物細無聲,“處處留心皆學問”。
第三,反思成就成長。真正的反思應該具有“心靈轉向”的作用,能引發教師的思考并最終促進教育理念的提升。一次申蕾老師組織律動游戲“可愛的小動物”,在最初的設計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又唱又畫,又說又看,但孩子們學得很累,像是被老師催促著跑到東跑到西,而每個環節的初衷又無法很好地實現。事后,申蕾老師反思發現,小班孩子年齡小,生活經驗有限,同時他們的理解能力、表現能力都相對較弱,試圖在一次短短的十五分鐘活動時間內,幫助孩子們了解多領域的內容是不太適合的。申蕾老師就將原本一次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變為一段時間內相互交織的活動內容。于是小小攝影展,互相交流自己和動物的合影;“說說我喜歡的小動物”;游戲“猜猜它是誰”等活動就產生了。幼兒對于常見動物的明顯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自然產生了表現動物形象的愿望。此時再進行律動創編的活動便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覺。
三、做幸福的幼兒教師,優秀團隊是法寶
首先,為老師們提供寬松、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相信每一位教師都是出色的,我園兩年來先后派10多名教師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多家幼兒園參觀學習。在人員指派上,不搞一刀切,將外出名額與教師實際業績掛鉤,業績好的教師多次獲得外出學習機會,這些活動使得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確了相關的理論依據,為教師開展研究打開思路,增強信心。
其次,讓老師們時時處處感受到快樂。每年春秋季的親子運動會都增設了教師比賽項目,拔河、跳繩、撕名牌等等,讓教師在工作之余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每年遇元旦、中秋等重大節日,都會組織教師搞一些聯誼活動,讓教師們的身心得到放松。
再次,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緩解壓力和自我調適。
萬千江河匯聚成大海,每一位教師的努力和辛勤付出創造了我園今天驕人的成績,面對這些成績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會上下齊心協力,一如既往地在學前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作者單位:武鄉縣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