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翟澤宇 2月20日,記者從山西省糧食局了解到,2017年,山西將充分發揮“互聯網+糧食”的作用,打造“智能糧庫”,這是繼“危倉老庫”維修改造之后,推動糧食倉儲現代化的又一重要工程。
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是糧食行業信息化的基礎,是“數據采集終端、創新應用終端、監督管理終端、社會服務終端”。2017年,山西省將重點推進“智能糧庫”建設,加快推進省級糧食管理平臺和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糧食交易中心和現貨批發市場電子商務信息一體化平臺、重點加工企業信息化改造、糧食應急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設。主要建設內容是省、市儲備庫糧食出入庫管理、糧情測控、儲備糧監管、庫區安防監控、業務管理等。
打造省級糧食電子交易平臺。為構建山西新型糧食購銷體系,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糧食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建設以省級糧油交易中心為核心的覆蓋全省的糧食網上電子交易新模式、新機制、新營銷網絡,并積極向市縣延伸,搭建為農服務平臺,讓基層糧食企業、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進入交易網絡。積極引導山西玉米市場化電子交易,并選擇2~3個玉米主產市、縣進行試點工作。同時,精準發力實施“產后服務”、“山西好糧油行動”、“放心糧油”三大工程,服務農民民生;創新體制機制,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改造面粉加工企業,支持發展玉米精深加工,促進主食產業升級;加快糧食產業園區建設,把糧食產業園區建成糧食產業化發展的主要載體,真正形成集基地建設、加工轉化、倉儲物流、品牌創建、線上線下交易融合發展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功能示范區和產業集群;開展“優質優價”試點,每個市選擇1~2個有條件的糧食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合作入股等方式建設優質糧源基地;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采取合并、劃轉、兼并、招商等方式,有序地推動國有糧食企業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進行資產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