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見,探索構建“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團”的工作格局是當前團學工作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高校學生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數據分析,進一步明確青團工作進行評議制度研究,尋找科學指標體系,以及最直觀、最真實、最有價值的結果和數據。通過研究構建建立起科學、全面、完善的共青團工作評價機制,這是構建共青年滿意的共青團組織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青年學生
一、調查背景
2016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深化以青年學生為中心的改革,把準青年學生脈搏,了解青年學生心聲,堅持服務青年學生的工作生命線,讓青年學生當團學工作和活動的主角,問需問策問效于青年學生,使高校共青團深深植根于青年學生。習總書記對青年人寄予期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可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親切關心共青團工作,把共青團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作出戰略謀劃和部署。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本次學生滿意度調查研究發放問卷共計580份,占學院學生人數的70%左右,回收有效問卷570份,有效問卷比例為98.3%。
2、調查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其中學生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為此次數據分析重點方法。
3、調查內容。問卷內容通過對某大學某學院學生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4、實際調查樣本基本情況為:我們根據問卷調查的方式,面向學院同學,采取無記名方式發放紙質和電子問卷。樣本數量情況如下:男生383人,占67.19%;女生187人,占32.81%。大一同學133人,占23.33%;大二同學233人,占40.88%;大三同學197人,占34.56%;大四同學7人,占1.23%。擔任學院、學校學生干部208人,占36.49%;擔任班級學生干部 162人,占28.42%;從沒有擔任過學生干部 200人,占35.9%。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根據表1顯示,對共青團的看法有54.21%的青年團員認為是先進青年的組織,但也有15.26%的青年認為是政治進步的跳板和19.12%的青年認為只是組織青年搞搞活動,因此,在共青團組織的整體來看,我們要加強對團員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對于青年團員來說,參與活動的熱情是否高漲取決于活動的創新性,因此,從表2的數據來看,67.89%青年團員認為具有一定創新性,但按照非常具有創新性的13.33%的比例來說,還應該加強活動本身的創新和創意才能讓更多的青年愿意走進我們的先進團組織。
表2 你覺得學院活動創新性如何
學生活動是青年團員參與校園實踐的重要陣地,如何讓青年學生更愿意走進學生活動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需要加強的重點。從表3數據顯示,怎樣讓需要加強和覺得很差的39.65%的青年對學生活動充滿期待是需要在評議過程中考量的。
每個青年學生的大學生活都有其獨特性,而利益是每個青年團員都會面臨的共同性,在團委、學生會的組織運轉下,應是全體團員受益并在其中收獲成長的過程,但25.79%的青年認為自身利益與團學組織無關系,要團結這部分同學需要加強青年的參與能力,讓其感受到我們的組織是先進學生組織,代表學生的廣大利益。
團學組織是服務于學生的團體,20.18%同學認為有待提高,50.18%同學認為一般,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團學組織還能做得更好。
對于活動方面,根據表4顯示,完全沒有興趣以及被逼無奈參加的同學占比較少為8.95%,絕大多數學生還是愿意參加活動,如果活動更辦的更加豐富多彩,相信會吸引更多同學參與。
一個組織是否運行合理、規范、高效,要看青年團員是怎樣打分,認為良好以上的占83.33%,但如果想更加優秀,需要我們更加緊密的團結青年團員,這對于評議制度的引入具有重要作用。
而從表5也不難看出,認為團學組織沒有發揮作用的只占8.77%,也說明了團學組織在思想引領和活動組織上發揮了核心領導作用,受到了青年團員的普遍認可。
想要團結更多青年團員,那么團委最需加強的是61.75%的團委干部素質培養,其次是加強學風建設。因此,干部自身的素質能力是團委這個先進組織前進的方向,干部不光要會工作,更重要的是不忘學生身份,努力加強自身學習,做到名副其實的學習和工作平衡。
那么,有要求進步提高就有問題存在,表6數據顯示,青年團員認對團委干部最不滿意的是沒有透明化,學生不了解怎樣運作。這就從普通團員參與團委工作的角度提出的新要求,說明我們普通團員在團活動中并沒有主導地位,也沒有更多的參與到活動的整個過程,因此,高校共青團引入青年學生評議機制勢在必行。
學生干部是為學生服務的,89.83%同學對學生干部工作態度在滿意之上,說明我們的干部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真心實意的為學生服務。
學生干部為學生服務過程中,青年學生也會考量干部的信任度,沒有信任的溝通是無效的,也是無安全感的,因此,從表7的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我們的干部還是可信的。因此,如何更好的為同學服務并讓同學認可也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
四、加強學校共青團工作評議制度的作用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以青年學生參與共青團評議制度的方法使團工作更加民主化、透明化,能夠促進共青團工作開展和團干部的健康成長,增強團干部、團員的民主意識,提供相互學習機會。
(一)青年團員參與共青團評議是做好共青團工作的重要途徑
青年團員與團組織工作密切聯系,按照深入學習,整改提高,考核評價,檢查驗收以及獎優罰劣的方法進行評議,使團員思想顯著提高,團員認真查找自身缺點并積極改正,增強青年團員主體地位,同時也增長團員意識和思想覺悟。讓青年清楚共青團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樣,讓團組織和青年真正互動起來,在參與評議過程中,感受到主體地位和自身權利,有利于增強團對廣大青年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青年團員參與共青團評議是努力提升團干部素質能力并做好團工作的前提
有了青年團員的評議機制,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將會更加注意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具備完備的敬業精神和踏實工作作風,激勵團干部調動自身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團干部在“照鏡子、正衣冠”的良好氛圍中努力為青年團員服務。
(三)青年團員參與共青團評議是加強評估團干部工作的現實方法
團干部干的好不好,廣大青年團員說的算。團干部工作優劣是否得到明確公正評價是評估重要方面。不僅是團組織教師評估,而是側重于問政于青年團員,讓同齡人對于工作的完成性給予評價,以便更好的評估團干部。然而,評議制度是建立在青年團員對團干部工作了解的基礎上,了解越深越多,做出的評估越準確,那么評議機制就越有效。
參考文獻:
[1]臧秀娟,王子剛.新時期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因素及路徑研究—基于對Y大學的調研統計[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8):58-64.
[2]趙志川,張桂花.青年學生與青年學生工作者的“代溝”到底有多深?-對制約高校共青團工作發展因素的調查與思考[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