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是競技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也是一項很重要的體育項目之一,一直深受廣大群眾與學生的熱愛,促使很多高校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籃球體育運動中來。本文主要論述比賽教學法的意義與運用比賽教學法存在的問題,以及比賽教學法運用到籃球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思路。
關鍵詞:比賽教學法;籃球課堂教學;革新思路
引言:籃球課堂教學的目的性很強,是通過籃球教師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準確的運球與投球,使學生可以掌握籃球體育運動要領。然而,枯燥簡單的籃球體育運動練習與訓練會使學生對籃球體育運動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籃球知識的興趣,很不利于籃球體育運動的學習。因此,比賽教學法的出現,就是根據學生厭煩學習籃球知識發展而來的,并在籃球體育運動中應用,讓比賽教學法有助于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比賽教學法在籃球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在高校籃球體育運動比賽中,學生對于籃球體育運動項目的定點投籃與戰術應用,還停留在以往的按部就班基礎上,缺少實際的實踐經驗,有一部分學生在籃球場下練習投籃很標準,但在實際的籃球場上投籃的情況很不佳。因而,高校教師運用比賽教學法來對學生籃球體育運動進行實踐中的指導。籃球體育運動項目中,運用比賽教學法的實際對戰的訓練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人體強度,能夠使學生在實際的對戰與訓練中,強化個人的對戰經驗與實戰技巧,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籃球體育運動技術的積極性質,有助于高校提升籃球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再者,籃球比賽教學法能夠使學生的大腦保持在高速運轉狀態中,通過學生之間的有效配合,能夠提升籃球體育運動的籃球技能與訓練優化的教學目的。
二、比賽教學法在籃球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注重籃球示范教學,忽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籃球比賽教學法是籃球課堂教學的核心,籃球課堂教學中沒有任何的教學能夠代替籃球比賽的實踐、應變、互動教學。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籃球課堂教學中,籃球體育運動項目比賽不是很多,一些高校籃球教師把時間都用在了示范教學中,這種籃球教學手法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籃球技術的規范性,但是學生缺少籃球體育運動的實踐操作能力,這種籃球教學手法容易導致學生學到的籃球技術無法學以致用。再者,高校籃球體育運動課堂教學問題還存在籃球比賽形式過于單一,運用的還是以往的籃球團體對抗賽,團體對抗賽的規模雖然很大,但會耗費許多籃球課堂教學時間,學生的籃球課堂時間消耗和籃球教學收益不能形成正比。
(二)教育的失衡,導致公平性不足
籃球體育運動是采用雙方對戰的方式,而且需要選擇一位學生作為籃球團隊的隊長,籃球對長負責籃球比賽中的人員分配與戰略布置。然而,爭強好勝一直都是學生的天性,在人員分配中,籃球對長在籃球比賽中選擇的比賽替補人員缺少公平性質,是依據學生個人的籃球技術能力進行選擇的,促使籃球技術不是很好的學生缺乏籃球比賽的實際鍛煉機會,這也會導致這些學生對籃球體育運動的興趣逐漸消失。
(三)籃球比賽規模較大,缺乏控制效果
現如今,雖然許多的高校在推行籃球比賽教學法教學,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比賽次數較少,參與的人數較多等問題,導致籃球比賽規模過于較大,出現許多的籃球課堂教學紀律性問題。由于籃球比賽規模較大,高校教師也無法控制籃球比賽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從學生中增加裁判的數量來幫助進行籃球比賽。然而,學生在做裁判時缺少經驗,學生容易情緒化,促使籃球比賽公平性,同樣在籃球比賽中也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對提升裁判的公信力很難。
三、比賽教學法在籃球課堂教學中的改革思路
(一)籃球比賽應多元化,增加籃球比賽頻率
對于高校籃球體育教師而言,要想讓籃球體育運動課堂教學達到實效,需要對以往的籃球比賽方式進行多元化的引入,同時,還應增加籃球比賽的頻率。在以往的籃球課堂教學中,籃球教師根據教學材料把籃球教學分為許多個重點實行籃球教學,而籃球課堂教學也是運用理論知識與示范教學進行教學的。籃球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小型的籃球比賽活動,如在籃球投籃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兩組,使兩組學生進行定點投籃比賽,之后,在規定的10分鐘內計算學生的投籃數量,實行對比,依據學生在比賽中的站位進行評定學生投籃是否有效。這樣將以往的籃球對抗賽改變成競技賽,既節約了籃球課堂教學時間,又能夠使學生得到很好的籃球實踐訓練,從而能夠使籃球教學效果不斷的提升。
(二)運用多媒體理論進行引導,確保教學效果
雖然籃球體育運動重點體現在實踐效果,但不能不承認,學生籃球體育運動的素質培養還是需要籃球理論知識進行引導,因而,籃球理論教學知識是不能夠忽視的。籃球教師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學生好勝心理能夠成為學生學習與在籃球比賽中的動力,但這種動力也會引發學生與他人產生矛盾與沖突,因此,教師應該在教授籃球理論知識時向學生講述“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的知識理論。在籃球理論知識講課中,籃球教師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播放視頻與圖片進行理論知識教學,使學生能夠自行探索。對于學生思想的引導,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籃球體育明星案例與一些現實的事件,使學生明白,籃球體育運動雖然是競技性運動,但也具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力與理性,從而能夠使學生明白籃球體育運動比賽規則的重要性質,能夠培養學生進行公平競爭的意識,確保籃球課堂教學效果。
(三)推行課余時間的籃球比賽,鼓舞學生自主學習
在籃球課堂教學比賽中,籃球教師作為籃球比賽中的引導者與組織者,能夠確保學生的學習籃球技術能力得到提升,但對于學生學習籃球技能的自主能力上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而籃球教師不僅要增加籃球課堂教學中的籃球比賽次數外,還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籃球技能知識,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籃球比賽,將籃球體育比賽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身身體素質,還能確保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時,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長此以往,實行課余時間進行籃球比賽,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意識與思想,最終使學生達到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學習以及自主創新的發展目標,這是對現在學生依賴性大的狀態,實行的最好緩解措施。
結語:籃球作為體育運動的一種,它是一種全面性質的體育運動,同時,也是世界級的體育運動。然而,籃球體育運動應體現出自身的拼搏性與實踐性,比賽教學法是籃球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但目前籃球體育運動比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高校注重籃球示范教學,忽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教育的失衡,導致公平性不足等問題存在。因此,比賽教學法的出現,就是根據這一現象發展而來的,并在籃球體育運動中應用,讓比賽教學法有助于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耿子劍,郭慶凱.論比賽教學在大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 當代體育科技,2016,6(01):38-39.
[2]熊輝.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1):79.
[3]單旭.淺談籃球課堂中比賽教學法的運用[J].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02):149-151.
作者簡介:代福龍,男,(1983.3.11)本科學歷,講師職稱,大連科技學院,從事體育教學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