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傳統貨物貿易增速放緩,跨境電商卻實現了快速增長,跨境電商人才變得極為稀缺。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亟需改革,以適應跨境電商行業對復合型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其中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調整是當務之急。一方面對現有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增設一些與跨境電商密切相關的課程、小語種課程、短期培訓認證課程等。
關鍵詞:跨境電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體系
跨境電商是未來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這是眾多專家、學者、外貿從業人士一致認可的觀點。自1999年我國出現跨境電商起,年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30%以上。在當前的國際貿易格局中,我國已經找到了新的貿易增長點。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跨境電商人才變得極為稀缺。究其原因,一方面傳統的外貿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跨境電商背景下對復合型外貿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跨境電商培訓機構的起步晚于市場需求,導致人才輸出后滯于企業所需;另外,作為專業人才培養搖籃的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還不能輸出符合市場需求的跨境電商人才。2017年10月27日,廣東亞太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陳海權在第二屆全球跨境電商峰會上指出,我國目前的跨境電商人才缺口是450萬,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跟過去一般貿易人才是兩碼事,我們的人才沒有跟上,不是一般的沒有跟上,完全的脫軌。
目前,我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仍然以介紹傳統的國際貿易為主,對跨境電商的知識涉及非常少,教學內容已經跟不上市場變化,學生無法真正全面了解當前國際貿易新的進出口操作模式——跨境電商。為了盡快滿足市場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應該盡快調整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體系,將傳統貿易與跨境電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當前各高校國際貿易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實務、外貿函電、國際結算、國際貨物運輸實務、國際貿易綜合實訓、報關與報檢等課程。針對以上課程,其具體改革方案如下。
一、對現有課程進行調整,增加與跨境電商緊密相關的部分內容。
(一)國際結算課程中,除國際結算工具(匯票、本票、支票)、傳統的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信用證、匯付、托收)等內容外,可以加入跨境電商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如 Pay Pal、Moneybooker、支付寶等平臺收付貨款的操作程序及風險防范,國際信用卡的使用,外幣收款帳號WORLD FIRST、WF卡、P卡、PINGPONG的使用。另外對當前主要的跨境電商平臺,如速賣通、敦煌網、亞馬遜、Ebay、WISH等平臺的支付方式對比講解。
(二)在國際貨物運輸實務課程中增加郵政運輸、國際快遞、國際專線等內容,介紹使用郵政系統的規則,以及如何選擇快遞公司,采用郵政小包還是快遞模式,費用控制等。另外,海外倉的具體操作也應納入課程中。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課程中加入針對跨境電商的險種。
(三)外貿單證實務課程增加跨境電商模式下結匯單證的制作、申請報關報檢的單證制作,以及與傳統貿易單證的區別。
二、選擇性地增設與跨境電子商務緊密相關的其他專業課程。
如跨境電子商務概論、跨境電子商務實務、跨境電商市場與選品、跨境電商客服與溝通、跨境電商數據分析。另外,增設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能課程,如網頁設計與優化、產品拍攝與圖片處理(PS)等課程,使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既精通傳統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又熟悉跨境電商操作與運營,適應當前對復合型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
三、重視語言溝通能力,開發小語種課程。
跨境電商需要直接面對各國的中間商與消費者,掌握當地國家的語言,在跨境電商營銷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各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可考慮增加開設諸如俄語、西班牙語、德語、葡萄牙語等小語種的課程,緩解跨境電商行業對小語種外貿人才的渴求。
四、加強校企合作,以真實項目為基礎,開設實戰課程。
該課程以學生興趣、學生自愿為原則,成立跨境電子商務工作室。由企業提供產品信息,共享教學資源,企業培訓師和學校專任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整個跨境電商平臺的操作。從店鋪注冊、上傳產品、店鋪優化推廣、發貨收款、售前售后客服各方面手把手教學生操作,學生畢業就能去企業任職。鼓勵學生參加跨境電子商務技能競賽活動,比如OCALE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通過參賽,促使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起來,提高其綜合實踐能力。
五、校企聯合,開設一些短期培訓認證課程。
鼓勵學生參加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認證相關考證。雖然國務院已經取消了很多國際貿易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但學校可推薦學生參加一些知名企業主辦的跨境電商培訓與考證,如阿里巴巴開展的面向千所院校招募電商人才的活動,學生學習課程后可免費參加跨境電商初級人才認證考證。
參考文獻:
[1]黃嘉. 基于跨境電商的國際貿易人才培養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1.
[2]喻瑜. 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本科課堂學習模式改革探討[J].價值工程,2016.5.
[3]劉凡,胡良益. 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10
[4]王芳.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體系改革探索[J].職業教育,2017.5
作者簡介:孟小艷(1982—),女,漢族,湖北當陽人, 碩士,武漢晴川學院電子商貿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研究。
基金項目:武漢晴川學院轉型發展專項項目《跨境電子商務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6FG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