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前提下,通過學校與證券公司等共建開發微課課程,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金融市場基礎知識》,構建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創新學習型課堂”。
關鍵詞:翻轉課堂;校企深度融合;金融市場基礎知識
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場基礎知識》為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證券從業資格證”指定必考科目,課程內容理論性、操作性和實踐性均很強,尤其適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與證券公司等校企深度融合,協同構建微課、慕課、案例教學、分層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融合的數字項目課程,最終建設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創新學習型課堂”。
首先,金融市場基礎知識作為一門課崗證結合的專業核心課程,校企深度融合共建課程極具必要性。在實踐操作中,我們遵循以下思路:
1、校企深度融合,形成“雙元雙優”團隊建設模式
在“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五個對接理念指導下,深化校企合作,形成“雙元雙優”團隊建設模式。依據課程標準實施職業崗位任務與項目驅動,進行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改革,達成校內專任教師與行業兼職教師共同備課,共同授課,共同命題,共同指導工學交替,共同開發教材、制作微課等全方位深層次合作。構建課程分項實踐——綜合實踐——頂崗實踐的實踐教學框架,形成“系統實踐、內外互通、校企雙贏”的合作育人模式。
2、優化教學設計,形成“教學考做”為一體的項目教學模式
根據高職學生和課程的特點,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崗位實際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優化教學內容,使其滿足企業需求和完成職業工作崗位的要求。邀請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師一起分析完成該工作過程必須具備的核心技能,將教學內容融入工作過程。在教學中,引入新技術、新工具,拓展學生的職業能力,力圖提高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通過優化教學設計,最終形成“教學考做”為一體的項目教學模式。
3、創新教學方法,協同構建數字項目課程
以翻轉課堂的創新教學模式為突破口,校企協同構建微課、慕課、案例教學、分層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融合的數字項目課程。并依托合作院校和企業不斷更新的資源庫信息,保持教學資源庫的持續更新。在實際操作中,我院和廣發證券等證券公司在共同制作本課程的微課素材時,對課程部分涉及實際操作的模塊由企業專家進行制作、講解,收到了學生的好評。
其次,實施翻轉課堂,構建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創新學習型課堂”。
1、翻轉課堂實施流程
教師負責改造項目并進行講解,提出目標,初步劃分項目任務;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課堂中的小組討論、分工、協作最終完成項目實訓;學生互評、教師評價,課后延伸思考。
例如:在學習第一章節“金融市場體系”,教師課前布置學生網站搜索、了解經典證券市場案例——國美電器股權爭奪戰,繼而在課堂中開展討論、點評。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課本知識與國美案例的關聯性,促進學生了解本課程的知識體系。繼而引導學生在課后更多地關注現實社會中的金融案例,走出課本。
每節課的教師講授時間要少于三分之一,學生課堂討論、點評要不少于三分之一,達成互助學習、提高效率的“自主創新學習型課堂”。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課程通過此教學方法改革,提升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參與度,從而極大程度提高了教學質量。
2、從課內到課外,構建“五位一體”的創新學習平臺
翻轉課堂在課堂學習中獲得突破后,可以適當地延伸拓展,從教學、咨詢、培訓、考證、競賽五個方面,全方位打造符合教學和實操需求的實訓模式,真正地打造向45分鐘的課堂要效率,向課堂以外要實踐的創新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翁興旺,陶永進,胡國安.“零距離”上崗的調查分析研究[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01).
[2]巫偉鋼. 以就業為導向實施“零距離辦學”[J]中國培訓, 2006,(08) .
[3]李平媛. 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建構高職實踐教學體系[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6,(04).
項目:本文系2017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編號:2017SCG395)論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