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揚語是一種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和行為給予肯定的語言,是教育活動中應用最大,效果最好,幼兒最喜歡的一種語言。實際教學中幼兒教師對表揚語的使用存在三大誤區,我們必須把握好表揚語使用的度、把控表揚語使用的tpo原則、注重表揚語的多重結合方式。
關鍵詞:表揚語;使用誤區;策略;tpo原則
讓孩子在幼兒園中享受快樂的童年生活,這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和幼兒教育一直追求的境界。表揚,就是對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與現實表現給予肯定的評價和發言。自信心是促使孩子求知、探索的重要推動力,是激發孩子的主動積極性的催化劑。孩子的自信心來源于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父母教師正確的教育方式。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幼兒教師教育活動用語要對幼兒實施情感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表揚對兒童的發展有其積極的意義,但表揚語如運用不當的話會適得其反。
一、幼兒教師表揚語使用的誤區
1、缺乏必要的表揚語
每個人都喜歡受到表揚,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人的一種生存需要。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廩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但有的教師對孩子期待過高,盡管已看到孩子有很大進步,但為了防止孩子驕傲,他們按捺住內心的喜悅,在語言、行動上無任何表示;有的教師因為傳統思想的影響,吝嗇于開口表揚,漠視淡化成績,把一切歸結于理所當然,只要孩子不犯錯誤就沒什么好說的。經常這樣,必然會挫傷孩子的進取心。有的教師吝嗇于在公開場合表揚孩子的好行為。認為只是很小的一點點小事,沒必要表揚,又覺得在他人面前表揚自家孩子不夠謙虛,或者太過張揚,最后本該有的表揚語完全缺失。
2、無節制使用表揚語
幼兒教師在使用表揚語時要適度,不恰當的使用會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與《指導綱要》的要求背道而馳甚至阻礙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幼兒教師為了遵循對幼兒的激勵原則,“你真棒!”“你真聰明!”“真不錯!”等表揚語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頻繁使用,幼兒只要不出錯或稍微有點進步就贊不絕口,久而久之,必然助長孩子的自滿情緒。
隨意地表揚孩子聰明、厲害,而不是贊揚他們刻苦努力,也沒有注意孩子們的行為本身。那些被表揚的孩子經不起失敗,把失敗原因錯誤的歸咎于自己不夠聰明,這樣的表揚越多對孩子的傷害越大。老師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表揚語用的多了,會滋長幼兒的一些不良行為,做什么事帶有明確的功利性,沒有好處就不做。長此下去,對培養幼兒做事的責任心和利他行為很不利。
3、表揚語使用流于形式。
有的教師盡管看上去是在表揚孩子,但態度和語氣不真誠。表揚孩子時一定要真誠,要發自內心,實事求是。孩子是非常敏感的,老師一次的虛偽會讓孩子不再信任你的言辭。而有時候,一個真誠的愛的眼神,一個緊緊的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有老師為了督促孩子進步,總是過分籠統地夸其他的孩子如何好,時間長了,無疑會使自己孩子喪失信心或產生抵觸情緒。老師常常喜歡在人前夸聰明可愛的孩子,貶低其他孩子,這是最損傷孩子自尊心的做法。
二、幼兒教師表揚語使用的策略
1、把握好表揚語使用的度
適宜的賞識表揚可以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愉悅和滿足,自信心、自尊心、上進心得到增強,有助于幼兒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保證幼兒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不恰當的賞識表揚有時會適得其反,阻礙其良好品德的形成,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
在活動中,教育者的教育觀念要端正,表揚手段的運用要恰當,該表揚誰,不該表揚誰,老師心中要有一桿秤。教育觀念要改變,千萬不能不該表揚的表揚了,該表揚的未表揚。評選“好孩子”的標準要改變,不能把聽話的、不亂動,遵守紀律的作為評選“好孩子”的重要標準。而對那些聰明的、好奇心強、表現欲旺盛的幼兒卻強加抑制。
我們教育者面對的是一群受教育者——全體幼兒,而不是單個的個體,表揚語的使用要面對全體幼兒,讓每個幼兒都有經常受到表揚獎勵的機會,教師要用心去愛每個幼兒。
2、把控表揚語使用的tpo原則
幼兒教師表揚語的使用可以借鑒tpo原則,是指根據時間、地點、目的的不同來選擇使用表揚語。
①時間原則。要選擇適合年齡特點的表揚獎勵方式。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注意觀察幼兒的各種行為表現,對幼兒的點滴進步要予以真誠的及時的表揚。小班孩子的表揚獎勵更多地運用物質方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應該讓孩子更關注自身的行為,而不應該把獲得物質獎勵作為孩子的一種追求。因此對中、大班孩子的表揚獎勵,應從小班的物質為主慢慢轉向精神為主。這種表揚和獎勵有利于孩子良好行為的鞏固,提高幼兒的自主性。
②地點原則。不要吝嗇公開場合表揚孩子的好行為。想讓孩子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揚他,誠心誠意地讓孩子感到你為他驕傲。人前表揚,即使是很小的一點點小事,對強化孩子良好行為的效果都非常有幫助。表揚效果的好壞不僅取決于表揚的內容,而且取決于表揚所發生的具體情境、表揚所傳遞的潛在信息等。
③目的原則。表揚的目的在于為幼兒將來的行為指明方向,使幼兒得到鼓舞而更加進步。對幼兒表現的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教師在表揚時要指明,指明得越具體,幼兒對一些好的行為就越清楚。
在孩子受挫時多給予鼓勵。比如孩子參加體育比賽時,比賽輸贏并不重要,失敗后的鼓勵讓孩子最大的收獲是他在做其他事情時,也會充滿不畏失敗、堅韌不拔的精神。每個孩子具有不同的遺傳因素、家長環境及個性特點,教師要用欣賞的目光去注視身邊的每個孩子,公平、真誠地對待每個不同的個體,同時給予不同的個體以不同的表揚,因人而異地處理好表揚指向的具體明確度及表揚方式的個性化選擇。
3、注重表揚語的多重結合方式
表揚語是教育者對幼兒各種行為施加影響的諸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種,不能單一地使用它。如果能有機地與其他教育手段(批評、談心、榜樣示范等)結合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在使用表揚手段的同時,要努力創造條件,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到快樂。活動過程帶來的快樂是激勵幼兒不斷進步的主要動力,只有活動本身引起幼兒的興趣,才會養成持久的習慣。
表揚只是鼓勵的一種形式,充滿希望的眼神、支持性的點頭、鼓勵的微笑、善意的沉默、熱烈的擁抱、溫柔的親吻等都會傳遞出尊重、信任和激勵,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甚至包括適當的物質獎勵。當孩子在某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時候,可以給與適當的物質獎勵,可以酌情商定;如果提前就答應好孩子的事情,一定不要食言,從自身做起,要言而有信。
參考文獻:
[1]徐偉:幼兒教師運用表揚和批評的藝術,山東教育科研,2002.06
[2]崔晶:教師鼓勵性言語評價對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積極性的影響,科學導報 ,2015(08).
[3]李玲俊:教師的鼓勵性語言對幼兒的影響,中國當代教育文集 ,2003
[4]隋雯 高昕:幼兒教師口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
作者簡介:陶建莉(1977--),女,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教育與藝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