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學習德國職業教育體系和德國教學法,熟悉行為導向教學法,總結其實施條件和實行方式,分析其先進性,結合我國教育基本現狀,尤其是針對電類專業基本特點,研究其實施困難以及解決困難的方法,提出了德國項目教學法在電類專業課程改革中施行的初步方案,該方案經過了實際實施,效果較好。
關鍵詞:職業教育;行為導向;項目教學法;課程改革
作為世界工業強國,德國的工業控制、汽車行業在全球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德國制造”更是聞名于世。近幾年,德國政府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引領時代潮流。其實,德國工業強大的真正根源來自于它的職業教育,來自于一代一代培養出的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為探索德國職業教育的真諦,學習德國先進的教學方法,筆者于2015年底赴德國參加了為期七周的電工培訓班,深入到德國的職業學校中,學習如何以電工專業為基礎開展職業教育,對我們的高職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一、德國職業教育體系
德國職業教育推行“雙元制”,是指學生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和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學校制形式,可以稱為部分學校制職業教育形式。
要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學生,首先確定自己要學的專業,聯系企業,與企業達成協議。然后,學生根據法律規定與企業簽訂培訓合同,獲得一個培訓機會。接下來,學生可以到職業學校取得理論學習的資格,這樣他就成為一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的學生。他也就具備了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
三年學習期間,學生會參加兩次大考,最終成績合格后即可獲得畢業證書,到這時,學生一般可以獨立承擔企業的工作了,如果企業希望留下該學生,會和學生商談簽訂正式勞動合同。
德國這種教育體系除了法律方面的約束以外,有一個工商行會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校大綱和企業大綱都是由行會制定,考試也是由行會出題和組織,企業和學校只是按照行會的大綱開展培訓。同時,行會對企業的培訓進行監管。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德國的課堂教學跟中國有很大不同,桌椅往往是拼成一個個小的會議桌,以方便分小組學習。德國老師上課的一般原則是:學生成為課堂主體;而且他們堅信:老師講的越少,學生學的越多。項目教學法是融合在多個教學方法中的,或者也可以算是多個方法的統稱,它是將整個課程以項目形式劃分,通過做項目來獲取知識。
行為導向教學方法算是一種項目教學法的形式,是德國非常推崇的教學方法,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這種方法將整個教學過程分成六個階段: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該方法可以貫穿到整個學期的整體教學中,同時也可以在某一個階段又分出六個階段,非常靈活。以PLC課為例,老師以講解西門子LOGO這款PLC為主要內容來介紹教學方法。
信息階段:老師先主要介紹LOGO編程方面的內容,然后告訴學生控制要求。
計劃階段:分小組討論,并將電路圖畫出來,在這期間,老師會關注每個小組的工作情況,監控全場。
決策階段:老師通過觀察,發現一共有幾種答案,讓不同答案的小組代表將電路圖畫在白板上,并解釋給大家聽。
實施階段:根據確定的正確答案,個人或分小組編寫程序。
檢查階段:將程序進行仿真或者下載到LOGO中在線運行,看是否符合控制要求。
評估階段:教師評價或者小組之間評價程序運行情況,并各自調整程序在圖紙中的位置,將結果打印出來,形成最終成果。
三、德國教學法與我國電類課程結合情況分析
德國的教學方法在我國實施會遇到很多困難。首先,我國是人口大國,受教育的人口非常多,想普遍實現30人以下的小班教學難度很大,需要占用很大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其次,我國現階段很難實現國家、學校和所有企業的三方協議,即使學生派遣到企業,也往往不會得到相應的培訓。另外,老師傳授知識和學生接受知識的習慣很難馬上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和適應。針對以上問題,我對于德國教學法在電類課程中的應用有以下看法。
1.根據課程性質靈活選擇教學方法,針對某些課程實施小班教學,容易實現。
2.實驗室建設更接近生產實踐,把企業培訓部分由實驗室教學代替,增加實驗課的時間。
項目教學法的優點在于將企業項目搬到課堂,學習者的角色發生轉變,由學生變為企業項目成員,由于項目需要而去學習理論知識,并能馬上應用,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掌握各種知識點。
要實施項目教學法,教師需要做好課程規劃,選擇一些教師參與過的有代表性的實際項目,通過項目內容可以涵蓋課程大部分知識點。教師將一些重要的教學資料上傳到公共教學平臺,供學生查閱學習,包括課件、教學視頻等。在整個課程的前幾節課,教師主要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講解,后面的課就以學生為主導,教師轉換角色,作為客戶的身份提出項目要求,在學生各小組中征集方案。收集方案之后,教師需要評選出最佳方案,把項目交給該組學生完成,并在項目完成時在成績本上記錄獲得經費。整個課程結束后,教學班完成了多個項目,教師根據學生獲取經費情況作為評定成績的依據。
四、小結
本文重點闡述了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以及德國的先進教學法,引起我們反思,結合我國現狀,如何將德國項目教學法應用于電類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形成的教學方案經在實踐中檢驗,證明其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該項目教學法應該得到廣泛應用,驗證其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張耀文. 電子技術專業教學的設計與應用 ——以德國項目教學法為例[J]. 通訊世界, 2017(7):255-256.
[2]蔣先平.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PLC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培訓, 2015(20):3-4.
[3]黃蕓. 電氣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與實踐[J]. 科教導刊, 2014(8s):165-166.
作者簡介:薛彬(1985—),男 ,漢族,山東青島人,單位:青島濱海學院 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自動控制系統及相關教學改革。
項目名稱:青島濱海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6J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