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學校的管理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良好的管理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而不善的管理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農村小學的管理更是如此,在艱苦的條件下,更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的進行管理,提升學校管理的效率。
關鍵詞:以人為本;農村小學;小學管理
前言:
農村地區的小學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兼顧學生身心發展和學校整體發展,立足學生和學校環境艱苦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以人為本,積極的開展相關的管理,使得農村小學生在艱苦的條件下,也能夠享受到和城市小學相對等的資源和學習環境,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以人為本做到依法治校
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這一階段中如果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是極為有利的。偏遠農村的教學條件非常艱苦,這就需要管理者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的管理,使得學校有切合自身實際的科學的規章制度,真正地將管理理論和農村小學的教學實際聯系起來,通過不斷的實踐,積累經驗,在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
依法治校需要明確的分級管理,即在管理的過程中將學校的各種繁瑣的工作進行有小額分工和明確,責任到人,同時,學校的領導班子要發揮帶頭作用,發揚不怕吃苦受累的精神,切實地為學生服務,真正地提高管理和辦事的效率。
堅持依法治校,需要在管理中發揚民主,這樣才能夠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自愿的積極的為學生服務,提高整個團隊的向心力,使得團隊能夠很好的進行合作和工作,在團隊的管理中也要做到以人為本,構建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和管理團隊。
二、以人為本提升管理水平
學校作為最大的教育組織,要想取得既定的結果,達到既定的目標,就必須要有完善的規章制度,通過這些規章制度的有效落實來進行有效的管理,達到全面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調動人的積極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也應該不斷的進步。
學校的管理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統的進行管理,提升農村小學的管理水平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農村小學就其教育教學資源而言,本身就比較落后,如果又不能夠進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學校就不能夠很好的實現教學的目標。農村小學辦學的規模較小,學校的硬件設施非常不完善,如果學校的管理不能夠盡量彌補這一不足,那么整體的辦學質量就會下降。因此,需要學校成立一套以身作則的領導班子,為教師做好表率,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學校的聲譽。
首先,要進行民主管理,在教學中既要進行制度化的管理,也要進行人性化的管理,學校管理的對象是人,因此,在學校的管理中必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不斷的鼓勵教職工對學生開展積極的教育,同時,要相信教職工的努力,適時地進行相應的獎勵,通過這種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學校的相關管理制度,將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機結合起來,真正達到管理的目的,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完善,真正地提升農村學校的管理水平,進而提升學生的總體教學質量;其次,學校的領導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意識,對于農村小學而言,以人為本就是最為科學的管理意識,在管理中,管理者要認識到,管理者就是服務者,管理就是服務這樣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互幫互助的意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這樣師生才能夠真正的感受到大家庭式的溫暖,在學校中不斷成長。校長作為學校最重要的管理者,應該時刻反思自己的德行,為師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多多地走進師生之間,了解他們在想什么,自己能為他們做什么,有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學生,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構建和諧有文化的校園環境,并且不斷的通過完善管理來提升學校的文化環境。在學校中如果師生能夠感受到大家庭式的溫暖,就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教師就會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學生就能夠以百倍的熱情積極的投身到學習中,不斷的開闊自己的視野,為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真正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三、以人為本進行素質教育
農村小學要想進行以人為本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進行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師生的整體素質,進而能夠有效的進行管理。農村小學要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需要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通過良好的人文環境的創建,促進學校管理的系統化和整體化,這就需要農村小學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整體的管理水平。首先,學校需要完善硬件設施和良好的人文環境,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工作創設良好的環境。但是,在管理中要清醒的認識到,農村小學的條件有限,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開展教學和關嶺工作。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要注重農村現有資源的開發,然后結合實際的需要進行管理。如,農村擁有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非常多,這就需要管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開發可以開發的土地資源,創建小學籃球場或者是足球場,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再如,農村小學生視野非常狹窄,沒有城市小學生知識面寬廣,管理者可以在學校中建立一個讀書角,在讀書角中放入很多適合小學生讀的書籍,讓小學生通過讀書的方式接觸到外面的世界,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要注重教育科研,為教師創設良好的科研氛圍,農村辦學條件非常艱苦,很多的教師不愿意到農村進行教學,有的教師只是為了到農村進行鍛煉,不可能真正的留在農村教學,這就需要管理者為教師創設良好的科研氛圍,讓廣大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不僅愿意到農村學校鍛煉,而且能夠長期呆在農村學校,在這里認真的進行科研,這現管理工作實施起來非常的困難,但是在實際的管理中,管理者也要努力的實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為農村小學培養出一批真正優秀的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的提升農村小學師生的整體素養,進而促進學校的管理工作有效的開展,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開闊農村小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總之,農村小學的教育和管理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對學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有效的進行落實,不斷的推進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重視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同時在制度下要重視人性化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達到以人為本的管理效果,進而提升農村整體的辦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許小紅. 農村小學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策略探研[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8):35.
[2]王云峰.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農村小學管理[J]. 品牌(理論月刊),2011,(06):66.
[3]秦開云. 以人為本 加強農村小學管理[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0,(10):53.
[4]鄧龍. 農村學校如何更好的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J]. 中國農村教育,2010,(0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