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能夠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對人的思想情感和成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小學音樂教育的開展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健全人格。作為一名實習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音樂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重要性;必要性
音樂是反映人們實際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是能夠打動人心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從產生到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對愉悅人們的身心,緩解人們的生活壓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有音樂教育中,音樂是啟發學生思想、培養學生情感、開發學生智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對實現素質教育的發展目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文章結合小學音樂教學教學發展實際具體分析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小學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大腦發育,開發學生智力
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右腦具有不同的功能,左腦負責數學、語言邏輯教學,右腦則是負責繪畫、音樂、美術等形象思維的學習和培養。小學音樂教育的開展能夠協調學生左右腦的共同發展,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成長發展。經過實踐研究證明,音樂課的開展能夠放松學生的身心,協調左右腦,通過音樂的學習讓學生在最大限度上放松自己的大腦皮層,減輕自己的課業學習壓力。同時,小學生上音樂課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空間方向感、數學能力等。另外,小學音樂教育的開展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覺想象能力,在音樂演唱、表達的過程中加強對音樂意境的想象,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在想象力的引導下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創造能力。
二、小學音樂教育能夠減輕學生的課業學習壓力,放松學生的身心
在社會激烈競爭環境下,小學生的課業壓力變得更加沉重,在小學教育中,各個任課教師普遍會為學生安排較多的課業,使得小學生的課余時間都用來完成作業,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也在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得學生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嚴重的還會使學生出現自閉、抑郁等心理疾病。對于學生長期高壓的學習狀態,教師需要為學生恰當的提供一個釋放點,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放松的去接受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成效。音樂的起源比文字早,在早期,音樂就是用來愉悅身心、放松心情的,具體表現在音樂能夠通過人的聽覺器官進入到人的大腦皮層,促進血液循環和人們的新陳代謝,增強內分泌,緩解人的疲勞。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 小學開設音樂課程能夠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音樂鑒賞來更好的放松學生的神經,緩解學生的課業學習壓力,從而讓學生能夠以更好的心情、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其他課程的學習中。
三、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通過聆聽音樂能夠放松學生的身心,讓學生疲憊、緊張的心情得到釋放,同時豐富學生的內心,讓人的內心能夠更好的傾向美好的事物,從而引導學生按照美的規律來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在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深化發展下,我國引進了很多外來文化,這些文化中有一些不良思想,比如崇洋媚外思想、拜金主義思想、利己主義思想等,這些思想的存在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通過組織學生欣賞具有教育意義的高雅音樂能夠讓學生在心中自覺形成善惡美丑的基本評價標準,引導學生明晰真善美、假惡丑。
(二)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共同的目標能夠對共同的行動提供重要的支持。基于現階段社會人和人之間信任的缺乏,通過音樂教育能夠加強學生和學生、學生和家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了解,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幫助學生養成互幫互助、樂觀向上的美好品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會選擇一些能夠讓全班同學共同歌唱的歌曲,學生在歌曲的共同歌唱和理解中能夠增強對歌曲的認同以及對彼此的認可。另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合唱來增強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交流,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
(三)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當今的物質社會,社會教育對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作為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是實現美育教育,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重要途徑。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聽覺藝術,需要通過聽覺來感受美、判斷美,獲取對美的認知和體驗。在欣賞和聆聽音樂的過程中人的感知能力形成,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通過學習能夠進一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另外,音樂學習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活動,在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在小學音樂學習的時候,受學生認知能力和生活經歷的限制,學生往往無法很好的領悟美術內涵,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一定情境的創設來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在意境的感受中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意志品質、個性發展、思想情感的影響
一些音樂聽起來會讓人情緒激動;一些音樂聽起來會讓人想要睡覺.......這些是音樂對情感的重要表現。新課標指出要將培養學生的情感作為重要的教育發展目標。人的情感活動和音樂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音樂對人的意志力培養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意志則主要是根據一定的目標來激發人的行為、維持和調節一個人心理的 過程。良好的意志是獲取成功的關鍵。小學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學生意志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形成堅定的意志品質。比如在聆聽人類和大自然斗爭,充滿斗志音樂的時候,會在無形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個性是一種具有穩定思想傾向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意識的傾向性是人類開展一切活動的重要動力。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激發人的各種思想情感,在情感的帶動下激發人的內在潛在力量,陶冶人的心靈,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人生態度。
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有一些作品的內容體現了強烈的時代色彩和愛國主義精神,在開展小學音樂教育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的對學生開展這方面的教育,通過音樂學習培養學生自身真性情,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處于人生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認知能力和接收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小學音樂教育的開展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意志品質、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和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實現對我國優秀音樂文化的傳承,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春麗. 淺談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J]. 學園,2015, (03):149.
[2]沙娜. 從教學實習看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戲劇之家,2014,(17):294-295.
[3]劉慧芳. 淺談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自主表演的重要性[J]. 求知導刊,2014,(11):71.
[4]朱敏. 論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9):6.
[5]溫滇. 小學音樂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可行路徑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