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學生的教育普遍受到家長們的重視,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時,其身體素質更應該加強,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并且更有利于學生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狀態,這就離不開新課標下的中學體育教學,然而,傳統中學體育教學課程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時間并不能保障,文化課老師占用或者自由活動等情況時常發生,導致學生們對體育教學課程沒有學習興趣,因此本文針對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做以下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體育教學;學習興趣培養
新課標教程是指我國教育局有關部門針對教學質量的而下發的基本要求規范,是一堂課程講授的標準,存在一定指引作用,這表明國家對當前學生教育的重視,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德智體美勞綜合性人才的培養,為未來社會國家的發展提前做好人才儲備。而現階段,國家政策是以高考作為學生教育選拔人才的標準,導致文化課比重偏大,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實際開展起來有難度,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開陳出新,使教學活動更加鮮活并且多樣化,從而培養學生們對于中學體育教學的興趣,也為未來的大學的身體素質教育奠定基礎。
一、興趣的特點
(一)多樣性:目前,中學生的興趣非常多,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多樣性的特點,愛好廣泛,驅動因素加強了學生們的興趣。
(二)普遍性:普遍性是因為在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無論是因為什么動機,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對于學習來說,同樣不局限于學校內,來自外界的評價和世界觀都對學生的興趣有一定促成作用。
(三)不穩定性:興趣如果賦予人的情感,那就是興奮和自由,但同樣具有不可控性,極不穩定,因為內部或者外部原因改變原有的興趣軌跡,有時候也只是屬于頭腦發熱狀態,因此,學生的興趣就會隨之消失。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則
(一)外在培養與內在培養相結合。外在培養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是一開始推動學生學習的主力,同樣,內在的培養有助于學生依靠自己完成體育考核等等。因此,要對其一視同仁,同時注重。
(二)集體培養與個體培養相結合。體育教學果凍以集體活動為主,往往忽略了個體的培養階段,所以,應該根據每個人的行為活動表現制定個體活動方案,讓集體和個體培養對學生們興趣的增加都有顯著成效。
三、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
(一)學生的直接體育需要學生一旦有了這種需要,就會產生渴望學習或者參與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能否充分滿足學生這種需要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學生對技術的掌握程度研究表明,學生掌握技術越好水平越高。越能體驗出該技術的興趣與魅力,從而對該項技術產生興趣。
(三)學生的情感體驗實踐證明,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有了積極地情感體驗,特別是通過挫折和失敗后獲得成功的體驗,會產生強烈的興趣,并能做到“以苦為樂”。
(四)課的類型新授課、復習課、考核課等,不同類型的體育課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不同的影響。
四、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保障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對于學生來說,體育教學的時間是他們開展課程的基礎,如果時間都沒有,學生的興趣也就無法從根本上得到培養,就目前體育課堂被其他課程占用或者自由活動的情況現象發生,這不僅僅影響的是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是無形中增長了對體育課程的陌生和無聊情緒,所以,學校在有關方面就應該加強舉措,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聘用高素質有能力的體育老師,以此確保體育課程的順利展開,而在學生們的日常上課學習中,要做到杜絕其他學科占用時間的事情發生,保證基本的體育上課時間才能增加體育教學的可能性,這也有利于開創趣味性與活動性的中學體育課程,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們實際掌握體育技能的能力和培養學生們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
(二)樹立學生的鍛煉意識。興趣是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最好動力,因此,在展開體育課程的同時,更要注重鍛煉他們的意識,體育鍛煉可以融入日常鍛煉中,例如晨跑,拔河比賽等等活動,都是非常不錯的組織活動,讓學生們因此產生好的習慣,有利于他們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改正不良習慣,對身體有益的同時增加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但是,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就是要針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有針對的訓練,例如跑步中的呼吸等情況,老師也可以做相應的計劃,指導學生們的運動技能,從而進行自我鍛煉與身體素質的加強,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三)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由于傳統體育課程的枯燥,學生們的鍛煉身體素質的意識不高,積極性不強,導致了沒有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度與新鮮感,產生了太多的負面情緒,一再乏味的被動接受知識技能的傳授,從而使學生們缺少對體育教學活動的好奇心與興趣,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設計豐富多樣化的教育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教育環境,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
(四)引入多媒體的資源,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于傳統的中學體育教學模式,多是在室外展開,其實,換一個思路考慮,不一定非要在室外進行體育教學,在對知識的講解時就可以發揮室內課堂的優勢,因此,多媒體的運用就顯得很重要,在實際的室內課堂教學中加以引進多媒體資源,能夠讓學生們通過計算機對體育知識技能有一個更完善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們的學習印象,同時多媒體還有錄像播放視頻等功能,老師就可以把這些功能應用到實際的教學實踐中。
(五)組織多樣化的課外活動。創新,所有教學都在講求這兩個字,但是,每個學科的教學創新都不一樣。在體育課堂教學時,我們就要考慮新形勢下的教學方法,為讓學生們有一個自主獨立的思考空間,老師們可以適當增加實踐活動來進行調整,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們即使不是在教學活動中,課下學生們也可以自行探索,另外,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愛好,老師可以加以了解,在其基礎上鍛煉培養,這樣興趣就會推動學生們的求學心理,相較于枯燥泛味的課程要好的多,同時也能減輕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加強身體素質,有精力和能量備戰高考。
五、結語
總之,只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創新中學體育教學模式,才能提高學生們的運動水平和身體素質,取得理想效果,而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以及教學活動的豐富展開,以鼓勵學生為主,激發學生們的潛能,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贏得自信。與此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們對運動技術的掌握,加強身體素質的同時又增添了一項新的本領,鍛煉他們的思維和創造能力,調動積極性和參與性,融入集體活動,在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使他們的身心得到解放,也為繁重的學習生活和壓力增添了美好的心情,更有動力去做其他事情甚至于影響他們以后的人生,讓他們更有能力有基礎有信心去面對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參考文獻:
[1]肖光田.淺析新課改下中學體育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6 (14).
[2]黃希康. 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 亞太教育, 2016(36):77-77.
[3]吳冬斌. 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