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可以概括為:明確的目標、精湛的處理、靈活的教法。教學是高層次的藝術創作,教員要深入學習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并持之以恒地進行實踐和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關鍵詞:教學評價;啟發式;教學效果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是以一節(或幾節)數學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根據評價標準,運用科學的測評手段,對教和學的效果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并形成相應的指標體系,不僅關系到各項評價原則的落實和評價功能的發揮,而且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高。關于教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可以用以下的指標體系加以概括。
一、明確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通常指一節課所要達到的教學要求,即通過一節課所要達到的教學要求,即通過一節課的教學,教員對學員在認知、情感、技能和能力方面發生變化的期望。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往往是衡量一堂課成敗的重要標志。所謂明確的教學目標,包括任務與要求兩個方面。
(一)任務明確具體。數學教育的總體目的包括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數學能力的培養以及發展良好的個性品質等幾個方面。對于每節課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數學能力的提高、個性品質的培養方面必須有明確具體的任務界定。
(二)要求準確恰當。確定了教學任務,只是在橫向上明確了教學的范圍,在縱向上還必須把握教學要求的高低。要求達到的水平必須符合教學的要求和學員的實際情況。
二、恰當的教材處理
所謂教材處理,是指教員把教材加工轉化成教學實踐行為的創造性活動。包括教員對教材內容的組織和教學程序的設計,也包括對認知教學與能力培養關系的處理。恰當的教材處理應具備下面六個方面的要求。
(一)認知準備充分。學習活動始于認知準備與認知發展準備。例如對抽象程度高的內容,教員不僅要通過組織復習、課堂提問等方面幫助學員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而且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學習情境,幫助學員做好充分的認知發展準備。
(二)講授內容科學嚴謹。課堂教學必須遵循科學性原則。數學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則要清楚表達,推導過程和解題步驟應當合理規范,教學內容必須系統完整,能充分發揮教材自身的教育功能。
(三)教學過程安排合理。數學課堂應當注意教學環節的層次性,做到布局合理、結構嚴謹、過渡自然,教學內容應當容量適中,教學時間也要分配適當。
(四)重點與難點處理得當。教員在備課中必須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和學員的實際情況,準備無誤地確定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課堂教學中則應突出重點,圍繞重點組織教學,并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采取必要的措施突破難點。否則將會使學員的疑難問題日積月累堆積成山。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問題,應當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
(五)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有機結合。現代教學論認為,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密切的。當前數學教學中要特別強調能力教學,一方面加強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的教學,使學員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也必須有培養學員能力的計劃和安排,課堂教學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著力提高學員的三大基本能力,同時要注意發展觀察、記憶、抽象、概括等一般能力。
(六)展現數學思維過程,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訓練。數學教學內容無疑是前人研究的成果,這些知識的發生一般都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進程,其中不乏艱難與曲折,只是為了簡明起見,編寫教材時所有的數學知識不僅都以定論的形式出現,而且幾乎全部略去了知識發生的過程、命題的形成過程和思路的探索過程,這對于學員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顯然是不利的。教員在授課時必須注意,解題教學的重點必須是問題解決的探索和分析,而不應該是解題套路的總結,既要展現思路的獲得過程,又要結合教學內容對數學思想方法適時進行提煉、歸納和總結,并有計劃地安排數學思想方法的訓練。
三、靈活的教學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方法是師生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雙邊活動方式,是為了實現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有秩序的活動手段。教學方法不僅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對于學員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員在教學中必須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因課因人,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受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員基礎與學習習慣、教員本身的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因而具有多樣性、發展性和可補償性等特征。對于一種教學方法,既不能簡單的肯定,也不能輕易否定。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是否有利于培養學員的能力、發展智力,又要看是否有利于培養學員良好的個性品質、激發創造精神等。
(二)貫徹啟發式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它是在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遺產,其核心是啟動學員積極思維,引導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徹啟發式教學原則,要特別注意創設問題情境。一方面激發學員的學習和探索精神,調動其思維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問題情境引導學員明確思維的目標和方向,幫助他們學會思考并善于思考,以利于發揮教員主導和學員主體的作用。
數學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可以概括為:明確的目標、精湛的處理、靈活的教法。教學是高層次的藝術創作,要創造優質的數學課,教員需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功底,還需要有恰當的教材處理、嫻熟的教學技巧以及各種優秀心理素質的良好組合。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布魯肖.給教師的101條建議[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3]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