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隨著及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的推進,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了初中教育的教學重心所在。為提升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初中語文教師應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引入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本文以當下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作為切入點,分析了當下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觀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以期為相關教育者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初中教育;核心素養;語文教學;教學研究
長期以來,語文教育在我國義務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為重要基礎學科之一,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與語文學科的性質具有一定的聯系,語文素養的積累可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以強化學生在其他學科方面的能力。但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能會忽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隨著科學教育觀念的普及,初中語文教師逐漸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本文主要就基于核心素養理論下的初中語文教學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一、當下我國初中語文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上來看,當下我國初中語文教育的發展趨勢較為良好。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和社會教育觀念的轉變都使當下初中語文的教學環境變得更為寬松。但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視角來看,當下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仍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語文學科的特點不夠突出
這一問題與語文學科的特性具有一定的聯系,相較于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語文素養的積累周期較長,短期的語文學習很難取得十分明顯的突破。且在當下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會將課文講解作為核心內容。但為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教師還必須從寫作技巧、情感表達及文章結構等多個方面分析書本內容。
2、學生的實踐空間十分有限
受到教學實際的影響,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教學課時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為培養學生基本的應試能力,教師更傾向于將有限的教學課時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因此,在現階段初中的語文教學當中,學生所擁有的實踐空間是十分有限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需要課堂學習的積累還需要一定的練習實踐。
3、缺乏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
相較于數學等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而言,語文思維相對抽象,學生很難給語文思維一個準確的定義。語文學科中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復雜且又聯系緊密,這種環環相扣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很難將語文知識點獨立進行分析。例如,在分析一篇文章的情感表達時,學生必須對作者所采用的敘述方式和寫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而寫作手法又基于流暢的語言表達。因此,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
二、基于核心素養理論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初中語文教學的需要。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需要有效的課堂教學還需要一定的實踐練習。“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以實踐練習為基礎,以感知體驗作為核心。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處于較優水平,教師可通過引導教學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契合當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實際,初中階段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仍需依托于課堂教學進行。基于核心素養理論,制定初中語文的科學教學策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將語文思想滲透至課堂教學當中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觀念的語文教學模式十分注重于學生語文思想的培養。語文思想具體體現在寫作、表達及閱讀等多個方面,在培養學生語文思維時,教師務必將語文思維滲透至課堂教學當中。語文教學的精髓在于幫助學生將所接觸到的語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知識,因此,在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幫助學生細化課本中的內容。考慮到這一教學需要,教師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引導式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中的情感表達、敘述手法及修辭手法等內容進行細致的研讀,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煉出文中的精華。
2、為學生創造一定的實踐空間
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培養學生的核心語文素養。為提升當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初中語文教師可在課堂教學當中引入一定的實踐活動。實際的知識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當中,學生的實踐空間十分有限,學生將所學語文知識投入實際使用的機會非常少。針對這一現狀,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木蘭辭》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原文將故事進行改寫。這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活動既可以將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又可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將國學精髓引入初中語文教學
國學素養的積淀不僅有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有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語文教育是國學精髓的主要傳遞媒介,隨著國學的復興,教育界逐漸意識到了國學教育的重要性。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眾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并不需要進行實際的書寫操作便可以達到寫作、記錄的目的。但與此同時,書法等民族文化瑰寶也逐漸淡出了民眾的生活。作為培養學生民族情懷和國學素養的重要媒介,語文教育應注重我國傳統文化的灌輸。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實現這一教學目的主要依靠詩詞、文言文等內容的教學。當教學內容涉及了我國傳統文化時,教師應加以詳細介紹,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了我國初中教學的教學重心所在。作為我國初中教育中的主要基礎學科,語文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當下初中語文教育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在創建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時,教師務必從教學實際出發,以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暢玉萍.基于核心素養理論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7(10):54
[2]徐儉翠.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