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溢出效應的視角,分析了近年來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的變化,在我國經費投入歷年增加,投入強度也歷年增大的情況下,運用投入產出法和生產函數等來測度和評價RD溢出效應。
關鍵詞:RD溢出效應;經費投入強度;測度與評價
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技術進步是實現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決定因素。而RD投入強度將直接影響到技術進步的效率和水平,因此RD活動成為勞動生產率提升進而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源泉。大量的實證分析都表明,無論是本地的RD活動還是鄰接(或國外)地區的RD活動都對本地的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如Nadiri(1993)、Mohnen(1997)等人的研究。近些年來,不少學者通過研究發現RD活動的溢出效應也成為促進一個地區增長的重要源泉,特別是RD經費投入強度的多少對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正向效應,因而把研究的目標又集中到了這種溢出效應的度量和影響作用上。
一、近年來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的變化
RD經費投入強度是指研發經費支出與銷售收入的比例。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科技活動測算工作, 1985年首次開展了全國科技投入普查活動,后面幾年有的是抽查,有的是普查,目前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上能找到最早的是1999年的《199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我國RD經費投入上,表中從2010年的7062.6億元到2016年的15676.7億元,每年同比增加經費的平均值1410多億元;投入RD經費比上年增長率從2010年的21.7%到2016年的10.6%,年增長平均值是15.37%;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表中從2010年的1.76%到2016年的2.11%,每年平均比上年增加0.074%;按RD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從2010年的27.7萬元到2016年的40.4萬元,每年平均比上年增加2.16萬元。
從1999年開始,我國RD投入模式已由政府主導型向企業主導型轉換。2013年RD經費投入強度突破2個百分點;2015年較2011年翻了一番,支出規模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RD經費投入力度和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繼續增長。在RD投入持續增加過程中,目前存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投入偏低等問題。這就要求不光要加大政府對RD經費投入的力度,還要激發企業對RD經費投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轉化投入模式,提高企業RD經費投入產出的效率。
二、產業RD溢出效應的測度
產業 RD溢出效應測度的相關文獻采用的邏輯是,把來自于技術溢出方(企業)RD的相關數據(通常是產業研發資金)作為自變量加入到技術溢出接受方(高校)對應的知識生產函數中,然后通過回歸分析確定該變量系數的正負及是否通過顯著性檢驗,以確知有無技術溢出效應。
產業RD 溢出的測度主要包括生產函數法、投入產出法、矩陣法和技術距離法。其中,生產函數(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其可以用一個數理模型、圖表或圖形來表示。生產函數分一種可變投入生產函數和多種可變投入生產函數。對既定產品,技術條件不變、資本投入一定、勞動投入與可能生產的最大產量間的關系,通常又稱作短期生產函數,如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投入產出法利用RD 經費支出和投入產出系數兩方面數據測算產業間RD 溢出,如上表所示的RD投入強度,其結果既體現了產業部門間的技術聯系,又結合了產業RD 投入特征,比較而言更為全面合理。根據投入產出法,產業間RD 活動的溢出效應依靠投入產出模型來進行度量。During 定義了后向 RD 流量系數矩陣 RDC 和前向流量系數矩陣RDD ,藉此導出了總受益者效應、總貢獻者效應和產業間溢出效應指標來衡量產業間RD 溢出。
三、產業RD溢出效應的評價。
根據產業層面RD投入強度及溢出效應的特點,選取RD投入指標:RD人員全時當量(人年)、科學家和工程師(人年)、RD經費(萬元)、RD產出指標、主營業務收入(萬元)、新產品銷售收入(萬元)、新產品開發項目數(項)、專利申請數(件)、擁有發明專利數(件)等。尹偉華,袁衛(2012)運用DEA方法對產業層面的中國RD投入績效展開評價,根據區域RD活動過程的復雜性,將區域RD活動過程分解為科技研發過程和經濟轉化過程,運用規模報酬不變的關聯網絡DEA模型,對我國區域RD投入績效進行了較全面的評價。結果表明:我國區域RD投入的整體效率和兩個子過程效率普遍偏低,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經濟轉化過程效率低下是導致我國區域RD投入績效偏低的主要原因,且大部分地區表現為兩過程效率的一高一低或雙重低效。其他文獻也有證明。Powers Mc Dougall(2005)以企業資源基礎觀作為理論框架,利用 1991 年~2000 年來自于美國 120 個高校的數據,分別以創新型公司以及許可的數量為因變量建立兩個線性回歸方程,通過負二項回歸分析, 作為自變量的產業研發資金的系數均大于1,并顯著通過檢驗,表明產業RD經費投入強度對于創新型公司的形成及許可的數量都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參考文獻:
[1]尹偉華,袁衛,我國區域RD投入績效評價研究——基于關聯網絡DEA模型 [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12):(124-127)
[2]方瑛,產業經濟溢出效應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J].《武漢商學院》.2017(3):(40-42)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產業RD溢出效應的測度與評價》最終成果,項目編號SK2014A200。
作者信息;汪敏(1968.7-),女,安徽樅陽人,安徽樅陽縣地礦事務服務中心,工程師,研究方向:土地調查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