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蘇亮
機智云創始人兼總經理黃錫雄:萬物互聯時代即將來臨
Internet Of Things
文_蘇亮
2016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設備為260億,萬物互聯時代即將來臨。
從家電領域著手的機智云,如今已經開始向其他與智能相關的領域延展,并開始關注甚至進入到智慧交通、智慧工業、智慧電網、智慧農業等多個工業和商用領域。同時,他認為在智能制造的大趨勢蓬勃發展之際,軟件將起到及其重要的重要。“用軟件來定義制造,并非不可以。” 機智云創始人兼總經理黃錫雄接受《家用電器》采訪時表示,“2016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設備為260億,萬物互聯時代即將來臨。”
《家用電器》(以下簡稱《家》:機智云目前的能力都可以為哪些行業提供服務?
黃錫雄(以下簡稱“黃”):家電屬于智能制造的范疇,除了消費品外,我們還關注到智慧交通、智慧工業、智慧電網、智慧農業等領域。像交通領域的高鐵、地鐵、電動巴士、充電樁,工業領域的電梯、污水處理、工程機械、中央空調,智能電網需要的配電柜、風力發電設備、光伏逆變器、智慧照明,智慧農業涵蓋的農業環境檢測、溫室栽培等。
《家》:機智云涉及的業務領域更廣泛了?為什么跨度這么大?
黃:我們的理念是只要是通電的產品都可以連到互聯網,只要能夠連到互聯網的產品都會涉及到智能。物聯網的一個作用就是收集數據。機智云在家電領域起步,基本上對這個領域已經非常了解,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找把數據的深度和利用價值挖掘出來的機會。
家電屬于消費品,但是基本上是通過服務企業來服務消費者,所以我們沿著這個價值鏈條往前摸索,就想到了商業和工業領域。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會積極參與并承辦“全國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創新創業大賽”。
相比起消費品,工業和商業設備對于智能的需求更大、更迫切。比如說即使家里的空調和冰箱突然不能聯網了,但是它的基本功能如冷凍冷藏和升溫降溫還是可以使用的。但在工業和商業領域就不同了,很多大型設備、中央設備即使停轉一秒鐘,帶來的損害不僅僅是給企業,甚至于是對某一個區域、社會都是影響的。
《家》:制造業物聯網的優勢是什么?
黃:首先是遠程設備監控,可以大量節約成本。室外可以無人操作設備,運行數據回傳及故障及時報警,減少人員到現場的監控成本;第二是租賃模式轉變。設備的銷售模式增加租賃模式,獲取使用狀況以及租賃到期設置,可以提高服務效率;第三是自動化設備可以優化售后模式,減少維護成本提高效率;第四是管理人員可通過PC、平板、手機等設備實現跨終端實時訪問數據;最后是配件市場和售后市場的二次挖掘。
《家》:目前機智云在物聯網平臺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黃:機智云憑借領跑全球物聯網平臺的生態規模,擁有1000多家全球客戶、5萬多開發者、7百多萬個物聯網設備節點,對物聯網設備、通信模塊、網關節點和云端都有強大的處理能力,歡迎更多的用戶加入到中國最大的物聯網開發平臺中來。
家電屬于消費品,但是基本上是通過服務企業來服務消費者,所以我們沿著這個價值鏈條往前摸索,就想到了商業和工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