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洪仕斌
Making Cars董明珠造車:方向正確但任重道遠
文_洪仕斌
如果近段時間要談夢想,肯定要談談董明珠與賈躍亭;同樣,如果要認偏執,董明珠與賈躍亭說第一,沒有人敢說第二。
馬云曾說:“昨天很殘酷,今天更殘酷,明天很美好,可很多人死在今天晚上!”
兩個人的造車夢,鑄就著他們擁有一條同樣曲折坎坷的路徑。賈躍亭的造車夢還沒有落地發芽,董明珠的造車夢卻還在孜孜不倦的攻城掠地。
今天,董明珠在業內扔出一個造車夢的深水炸彈——繼入股珠海銀隆之后,董明珠再借道夏利實現造車夢。
據媒體報道,董明珠帶著格力團隊現身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天津一汽工廠。《證券日報》獲悉,目前,格力相關工作人員已入駐天津一汽夏利。一汽夏利最快或于下周公布相關股權收購事宜的進展。同時,一汽夏利的第二大股東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將退出。格力入股后,一汽夏利可能將轉型做新能源汽車,不再生產傳統燃油車型。
早前,格力入股珠海銀隆未果,即使收購計劃被迫中止,董明珠仍不放棄造車夢。2016年底,董明珠宣布以個人身份,攜大連萬達集團、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最近,格力又在造車路上繼續擴張。繼今年8月攜銀隆投資150億在洛陽造新能源汽車后,9月15日,董明珠再砸150億要在洛陽造機器人,還將入股洛陽軸承參與國企改革。
細細打量,董明珠這么壓著家底拼命干肯定有其道理。
首先,格力雖在空調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在其空調業務做得風生水起時也被外界質疑業務結構過于單一。于是,格力開始尋求多元化發展,這兩年格力也在漸漸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據了解,格力先后涉足冰箱、空氣凈化器、凈水器、電飯煲、加濕器、手機等眾多家電品類,但結果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
2017年中報顯示:原美的、海爾和格力三巨頭并駕齊驅的行業格局,現似乎被推翻了。美的集團(000333)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249.64億元,同比增長60.19%;凈利潤108.11億元,同比增長13.84%;每股收益1.67元。全年預估超2000億已是定局。青島海爾(600690)2017年上半年實現收入775.8億元,增長59%;歸母凈利潤44.3億元,增長33.5%;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83.9億元,增長76.5%。海爾電器(01169.HK)2017年上半年營收增長24.5%至358.6億元,錄得利潤13.6億元,同比上升20.6%。其中,洗衣機、熱水器、渠道服務和物流四大板塊分別取得了23%、15%、25%和21%的收入增長。格力電器(000651)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1.85億元,同比增長40.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4.52億元,同比增長47.64%;基本每股收益1.57元。按照目前數據分析與發展趨勢可以預判,美的、海爾遠甩格力,中國家電長期三足鼎力的局面,將過渡為二強相爭。
面對這種現實壓力,董明珠必須從有限多元化的窄維度思考,快速跳到無限多元化的寬維度思考,也就感覺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當行業人士總是拿格力與美的、海爾比較,最好的說服力就是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給予業界的感覺就是你玩得是家電,我現在都玩新能源了,這或許是最好的說辭與邏輯。
況且,新能源汽車也確實是未來發展方向,要不董明珠非要拼了家底來干,人家賈躍亭還留在美國堅持不懈造車夢呢?
同樣,就在前天,微信圈上還在熱傳2030年,中國或許將全面禁售柴油和汽油轎車及客貨車?但在國外其他國家,確實都已提上了計劃。7月26日,英國政府宣布,將于2040年起全面禁售柴油和汽油轎車及客貨車,屆時市場上只允許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環保車輛銷售。英國并不是第一個做出如此計劃的國家。事實上,近年來國際上不少國家都已經透露相關禁止燃油車出售的消息了。早在2015年8月,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主席Mary Nichols即已宣稱, 加州可能將在2030年禁止傳統燃油車上市銷售。這在當時恐怕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強勢的環保法規了。2016年7月6日, 法國能源部長Nicolas Hulot當天在巴黎氣候計劃會上表示,到2040年,法國將禁止銷售柴油和汽油汽車,以使法國成為碳中和國家。此舉將大力促進電動汽車發展。看來,以歐美各國為排頭兵,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已經開始實施“封殺”燃油車,而全面發展電動車等新能源環保車輛, 就是未來重大發展方向。
對此,中國市場怎么看?燃油車將何時退出中國車市?相信也不會太遙遠,因為中國是變化最快、適應最快的國家。早在2015年12月2日,在《2015中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發展年度報告》媒體交流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預言說:十年后,中國銷售的增量新車中,將沒有內燃機作為動力的傳統汽車,取而代之的則是以純電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雖然這只是大膽預測,但是以中國現今的發展速度,真也不是難以企及的夢想。
眾多利好,這也造就了董明珠在造車夢上漸行漸近。
此次,董明珠相中了一汽夏利,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入股成本低,也為處于退市邊緣的一汽夏利提供了轉型的機遇;二是一汽夏利造車多年,有成熟技術和人員,能夠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早日量產,這將使董明珠在汽車行業的布局大大加快。
據一汽夏利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整體汽車銷量為1.15萬輛,同比下降39.4%;營收為6.23億元,同比下降37.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68億元。作為一汽集團大自主板塊中的一環,一汽夏利這些年市場表現一直非常不理想,處于持續虧損的狀態,一汽夏利將虧損歸因于產品更新換代,沒有跟上市場發展快速變化的需求,產銷規模小,盈利能力弱,產能未充分利用。 而此時董明珠團隊把收購的目光投到一汽夏利,不得不說是有很大魄力。入股一汽夏利讓董明珠的造車大計向前邁進一大步。與此同時,董明珠也對外表示過,收購珠海銀隆股份是因為看中這家公司先進的鈦酸鋰電池技術。不過從實際情況看,珠海銀隆在整車制造經驗上非常薄弱,汽車生產線也不夠完善。因此,董明珠收購一汽夏利股份的真正意圖,就是想借助一汽夏利已有的整車生產線,布局產業上下游,早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量產。
同上,造車畢竟是一個精密制造的大工程,就算整合了整車廠家、新能源廠家、車企部件廠家,但是要有效組合,真正造出一臺車,并取得量產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況且,新能源又是一個未來的項目,如果沒有相關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沒有國家政策的助力,憑一舉之力還是難于上青天;再者,整個新能源汽車項目,都是“吸金池”,需要大量的、源源不斷地資金支持。而前車之鑒的造車男神賈躍亭就是被后者所淹沒。
馬云曾說:“昨天很殘酷,今天更殘酷,明天很美好,可很多人死在今天晚上!”
但同時,我又想起另一個造車男神UC創始人(現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一席話:人就像回南天的電視機一樣,如果你不去折騰,過些天電視機就不行了。第一次創業解決了財富自由的問題,但是人生不能這樣就算了,還有機會做一件可以改變社會進程的事情。“因為你不去繼續折騰,你就折騰不動了。因為折騰不動了,你很快就老了。因為你老了就更不想折騰了。一旦你不想折騰了,你的人生也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