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的一天,牛根生出現在西藏水資源和合之佳的簽約現場,這次他的身份是西藏水資源的戰略顧問。
這是自2011年,牛根生辭任蒙牛董事會主席6年之后,首次公開露面。作為國內乳業里的標志性人物,牛根生這次回歸公眾視野,除了公益,還有就是西藏水資源的戰略顧問。在他的后半生里,牛根生這次復出不賣蒙牛而是賣水。他的這次轉身能否再次締造蒙牛式輝煌,業內翹首以待。
回歸:從賣奶跨向了賣水
1999年,從伊利離開的牛根生創辦了蒙牛。在牛根生的帶領下,蒙牛經過8年時間,成為與伊利齊頭并肩的乳業巨頭,讓其他乳企望塵莫及。從伊利到蒙牛的成功跨越,一時間讓牛根生成為眾多創業者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毅力、他的決心、他的速度等所有的創業經歷,都能成為商場上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大家對他的驚嘆,正如央視在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對牛根生的頒獎辭寫的:“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然而,蒙牛成立十年后,中糧集團斥資近36億港元再次購入蒙牛乳業1.42億股,持股比例上升至28.04%,繼續鞏固作為蒙牛乳業最大股東的地位。隨后不久,牛根生便辭任內蒙古蒙牛董事長,改由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出任,但此時牛根生繼續擔任公司董事。
不過,這之后,蒙牛創始人牛根生逐漸被邊緣化,直到2011年牛根生被免去董事會主席一職,僅保留非執行董事的職務。

對于牛根生的黯然出局,蒙牛乳業在公告中稱牛根生計劃將大部分時間投入慈善工作。而在外界看來,他的離開一方面是中糧集團全產業鏈擴張的必然結局,另一方面則源于牛根生激進的做事風格,特別是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引發的蒙牛股價暴跌。
從1999年創立蒙牛,到2004年在港交所上市;從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危機,再到2011年的黯然退出,牛根生的前半生如同坐過山車一般,經歷著巔峰與谷底。一時間,牛根生的去向成為當時的一個謎。
盡管有關方面說牛根生投入了慈善事業,但是公眾視野中鮮有他的影子,直到2016年9月,外界發現牛根生的名字出現在蒙牛對外公布的內部管理層人員變動方案中。這次他的身份是蒙牛戰略及發展委員會的成員。
不過,再次回歸蒙牛的牛根生沒有了原來的激進,遠離公眾視野已久的他變得格外低調,幾乎從未公開露面于蒙牛的任何活動。對此,讓外界猜測的牛根生復出成為另一個謎。
直到今年8月,牛根生在公開場合高調亮相。這次他的身份是擔任從未涉及過的礦泉水領域的西藏水資源的首席戰略顧問,并且還大方地在香港出席發布會。這在外界看來顯得意味深長。
根據西藏水資源官方披露的消息,此次牛根生加入西藏水資源,主要源于優質的西藏水資源的吸引。他想把優質的產品做出品牌,為西藏發展做貢獻,致力于做大公益和產業扶貧。對此,牛根生在受聘戰略會議上表示,此行是“公益的初心,市場的手段”。
這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對于牛根生的復出,不少人是對老牛“出山”滿懷希望的,畢竟擁有魄力的牛根生曾造就過蒙牛的輝煌。
從賣奶到賣水,這讓外界并不稀奇,畢竟在充滿傳奇色彩的牛根生身上,發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只不過,闊別商場6年之久,復出后又選擇跨界賣水,牛根生此次能否再次締造蒙牛式的輝煌,還是多多少少讓人擔憂。畢竟,這次牛根生選擇的去處似乎并不那么美好。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牛根生選擇的這家公司——西藏水資源。
西藏水資源有限公司,前稱西藏5100水資源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西藏5100水資源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經營之附屬公司及其業務主要位于中國。資料顯示,西藏水資源主要有兩大主營業務:一是高端水5100冰川水,另一個就是青稞啤酒。
在公司創立之初,5100冰川礦泉水是一款與眾多國際頂級品牌排名不相上下的飲用水,曾是中國不少對外活動的指定用水。例如最近的一次,2014年,西藏5100成為2014(第十三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指定用水。

不過,無論從該公司的發展來看,還是董事會管理層來看,西藏水資源背后都少不了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影子。2015年以前,全國各高鐵站均向乘客提供免費的礦泉水,而選擇的品牌就是5100礦泉水。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西藏水資源和鐵路系統的合作已經將近8年,巨大的高鐵票量帶動的銷量對西藏水資源來說絕對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
對此,外界一直有調侃的聲音表示,“傍上”鐵總的西藏5100礦泉水,即使沒有市場,銷量照樣讓人羨慕嫉妒恨。
不過,這讓人羨慕嫉妒恨的銷量隨著幾年前兩家公司的分手而畫上句號。沒有了鐵路系統的庇護與支持,西藏水資源不但銷量與收入大受影響,其股價也開啟了暴跌模式。與鐵總分手后的近幾年,西藏水資源的發展一直不太理想,除去股價大跌不說,曾經遠超同行的數倍毛利也難以為繼。盡管隨后走起了多元化的路子如去做化妝品,但也都無疾而終。
更重要的是,《理財》雜志記者查看了近期關于西藏水資源的新聞與公告發現,這家屬于港股的上市公司最近還是負面新聞纏身。先是今年8月董事會出現重大人事變動,而后10月公司連遭冰山研究、閻火研究兩家機構做空。冰山研究發布的報告認為,西藏水資源會計真實性存疑,有極高的財務造假可能性。
隨后,西藏水資源接連發布澄清公告,稱這兩家機構的說法是“毫無事實根據,屬于虛假指控、惡意誤導”。不管西藏水資源是否存在財務造假,但可以肯定的是,今日的西藏水資源已不同往日。
牛根生的加入能否扭轉局面
盡管西藏水資源一直備受詬病,但是從近幾年該公司的發展路徑來看,人家也不只是一個只會靠中鐵快運支撐的公司,私下里也在思考轉型,例如在原來品牌的基礎上推出子品牌“格桑泉”,并且還聘請了牛根生為自己站臺,大有“卷土重來未可知”的氣勢。
牛根生的到來會有不同吧?我們不禁要問。牛根生轉型賣水,能否和西藏水資源一起締造蒙牛式的輝煌?我們仍有期待。
這次牛根生加入西藏水資源,將具體負責哪些工作?對此,西藏水資源相關負責人表示,牛根生將負責哪些工作目前還不明確。而西藏水資源管理層給予的回復是,現在牛根生剛剛展開工作,很多具體的項目還沒有落實,在確定之前不方便公開,“公司的想法是,待數月后有了具體方案和成功再來公之于眾”。
不過,眾所周知,牛根生最擅長的領域是乳業。當年,蒙牛以液態奶為主,走的是大快消經營思路。而西藏水資源的兩大主營產品也屬于大快消,兩者在經營思路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外界有人猜測,這應該是牛根生擔任西藏水資源首席戰略顧問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作為中國乳業傳奇式人物,這次不管牛根生是否能夠在水行業闖出一片天地,并創造當年在乳業的輝煌,他對中國乳業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
對老牛來說,跨界或因為公益
對西藏水資源來說,如果說選擇邀請牛根生加入,擔任西藏水資源的戰略顧問,或許是因為經營思路的結合。但是對于牛根生來說,這其中多多少少跟他做公益有關。
早在2004年,牛根生就與家人一起,將所持有的蒙牛全部股份捐了出來,成立了老牛基金會,這是中國第一家非公募家族基金會,也是目前中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公益慈善基金會之一。
于是在2011年離開蒙牛后,正如蒙牛對外宣稱的那樣,離開的牛根生投身公益事業了。所以,盡管牛根生鮮有在公開場合露面,但是他在老牛基金會中的確做了一些實際的事情。
有資料顯示,在牛根生的推動下,至2014年底,老牛基金會已經與國內外129家機構、組織及個人合作,在各業務領域開展了153個公益慈善項目,遍及中國29個省(市、自治區)及美國、加拿大、法國、非洲等部分地區。其中,公益支出超過8億元,在中國非公募基金會支出排行榜上,老牛基金會名列第一位。
按照牛根生的思路,老牛基金會以“環境保護”和“文化教育”為主要公益方向,同時注重“行業推動”,兼顧其他領域的公益慈善事業。而西藏水資源作為西部水資源開發的項目,具備了優質水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因此,西藏水資源自然而然會得到牛根生的關注。
這從牛根生在受聘儀式上的講話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當臺下有人問到此次牛根生加入西藏水資源的原因時,牛根生稱“公益的初心,市場的手段”,甚至他將這次跨界稱之為“最大的公益”。
也許,這正是他曾經所說:“這是我對自己人生的一個規劃。”在他的規劃中,前半生做商業,而后半生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