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業管理是一種與市場經濟相應的先進的管理模式,其中主要包含經營、管理與服務等內容,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從農村發展現狀入手,對現代物業管理的發展策略進行了全面分析,核心目的為促進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農村;現代物業管理;發展前景
我國是一個人口、農業大國,目前仍有7億多人在農村居住,但是,農村的發展基礎較為薄弱,物業服務水平也相對落后。在政府、農民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建設全新的農村新型社區之后,由于很難實現物業的有效管理,所以極容易出現糾紛不斷、遭受破壞以及低效使用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實現農村現代物業管理是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了現代物業管理在農村中的發展,希望對有關部門提供一定幫助。
1農村實行現代物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觀念及意識問題
通常情況下,農村社區將農民作為物業服務的對象,但是村民一直生活在自由、松散的環境下,不希望被任何事物限制。現代化物業管理具有較強的全面化、規范化以及市場化等特點,在農民觀念及意識薄弱的狀態下,要想讓他們與物業管理工作全面配合還是十分困難的。
1.2經費問題
作為微利行業,物業服務行業的流動資金非常有限,對于龐大的農村物業市場,其中的很多設施都需要重新建設。比如,我國西部地區的農村要想針對沼氣進行物業化管理,需要建立配套的設備,其中包括污水處理池、垃圾分類池以及沼渣車等,對資金投入有很大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靠物業服務企業的融資,待日后再慢慢獲取成本回收,會對物業管理公司的積極性造成嚴重影響。
1.3法律問題
在農村物業管理中存在著一定的法律問題,如農村人口的綜合素養比較低,通常以一己私利為中心,忽略了法律法規的要求,從而做出違規的行為。此外,現代物業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在城市的基礎上進行的,逐漸向農村擴展,如果村民的法律意識較弱,會導致物業管理工作無法順利進行[1]。
1.4管理費收取問題
農村物業管理費的收取也是一項亟需解決的問題,其中最關鍵的是確定收費標準,是要按照面積收取還是人頭收取,如果按照面積,是按照宅地基面積還是宅地基加上自留山、自留地的面積,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另外,村民從很早的時候就居住在農村,從來沒有繳納過物業費,可能會有抵觸情緒,對現代物業管理工作的開展與實施造成了嚴重影響。
2農村推行現代物業管理的策略
2.1科學規劃農村社會
對農村居民居住地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對社區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職能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在拆遷、合并傳統農村之前,政府機構要安排專業人員針對農村的經濟、人文、社會以及自然等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考察,與規劃人員一起以農村社區為主制定相應的規范和標準。除此之外,還要做好農村社區建筑類型、建設地點以及配套設施的規劃,為現代化物業管理在農村社區的開展提供一定幫助。法律法規的建設與完善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夠使農村社區物業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2.2構建物業平臺
農村物業管理平臺的建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以村組織為主體,配合物業單位進行物業管理。在農村社區物業管理中,可以由鄉鎮政府或者村組織設計出系統的服務方案,并在里面融入物業管理里面,明確各主體的職責和權利,順利開展物業管理前期準備工作。比如,完善設備設施、建立健全機構、投入工作資金、配備專業人員等。在各方面融合的前提下確保物業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構建物業管理框架,加強社區自治。社區自治主要是指居民自選出社區代表,負責社區會議的組織與召開,并且由會議成員推選社區檢委會和管委會負責人,其中管委會中既包括物業管理又包括綜合管理,使農村社區物業管理變得更加系統。在這個階段,物業公司可以招聘一些能力較強的人員,真正提高物業管理工作的經濟效益。最后,社區獨立實施物業管理。由于物業管理專業人員的數量正在減少,物業公司應該構建完善的咨詢平臺,在農村社區物業工作出現問題的情況下為其提供一定幫助,從而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建設、自我經營的模式[2]。總之,在全面管理、延伸服務、開拓網絡工作理念的基礎上,應該固定人員職責和崗位,構建規范化、系統的工作平臺。
2.3明確管理制度及職能
農村社區在發展過程中缺少完善的管理機制,因此,物業管理一定要承擔起相應的職責,并在管理過程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有效融合社區管理和居民服務,推動農村社區的全面發展。綜合事務管理機構要敢于打破村組的限制,向著民政福利、就業保障、計劃生育以及社會治安的方向不斷發展。物業服務機構的工作職責是收取管理費用,保障社區安全,控制環境衛生,加強車輛管理等。而農村社區管理者的職責不僅包括物業管理,還包括行政事業服務,在確保各方面工作順利實施的同時,實現村鎮之間的對接,充分體現出管理服務有機結合的效果。
2.4強化服務水平
在提升農村社區物業管理水平的同時,還要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到現代社區的建設與管理中,并不斷加強資金投入,以市場化規則為主進行管理模式及資源的整合,在市場化思想下保證社區管理的連續性和合理性。比如,可以在農村社區建立家庭車間、加工廠,這樣不僅能夠幫助社區居民更好的就業,加大經濟收入,還能適當增加社區管理費用;在社會資金的基礎上構建醫療衛生室、電信大廳等,確保經濟的充足;構建圖書室、健身廣場等,促進物業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為農民提供多樣化的生活。在促進物業公司全面發展的同時,還能增強社區居民的經濟熊阿姨,從而展現出組織集體實力,增強社區服務及管理能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大部分農村都具備物業管理的條件和需求,但是,由于法律法規缺失、村民觀念滯后等各種問題,導致現代物業管理在農村還沒有實現全面發展。我們可以通過科學規劃農村社會、構建物業平臺、明確管理制度及職能、強化服務水平等手段,促進現代物業管理在農村的有效應用,實現農村發展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彭麗花,何麗萍. 論現代物業管理在農村發展的前景探討[J]. 改革與開放,2011,(08):88-89.
[2]黃睿丞,檀凱兵,牛羽豐,王潔,黃小意,白麗華. 新農村物業管理模式的探討與研究[J]. 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10(04):142-144.